当前位置:豌豆文学>历史军事>落难情缘> 800章 遵师嘱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800章 遵师嘱(1 / 5)

“坛”是指密教修坛的密坛或传戒授法的戒坛,也就是开法传禅的法场。

六祖惠能在大梵寺的法坛上“说摩阿般若波罗蜜法,授无相戒”,他的说法记录,被称为“坛经”并不足怪。

但是,按照世界佛教的习惯律例,中国僧人的言行录是不能尊称为“经”的。法海禅师竟然“冒天下之大不韪”,大胆地将它称为“经”,并将它在禅宗里置于至高无上的地位,这表明了禅宗勇于冲破桎梏的的开创性,敢于在佛界独树一帜,无惧其他派别的攻击与讥嘲。而六祖惠能的语录最终能够被佛教界认同尊称为“经”,并广泛地流传,可见其地位的特殊与荣耀。

六祖惠能创立了无相为体、无住为本、无念为宗的“顿悟成佛”修禅方法实属自成一派.彻底打破了坐禅苦修的烦琐修行方式,里面充满了劝善与警世的文句与哲理,因而,此著作一出,在佛门中即成了如同圭臬般的读本,不但在繁华都市附近的名寺大刹里争相传抄,越传越远,越传越广;而且还流传到了大漠戈壁敦煌等边远地区,成了禅林的一部名典巨著,被后人视为传承祖门的宗经法典。

上千年来,任沧桑变迁、朝代更迭,《六祖坛经》不但没有被历史的尘烟所湮没,反而因辗转传抄,有各式各样的不同版本而流传更广更远。

《六祖坛经》有几十个版本,字数从1.2万至2万多不等。其中最为著名的有敦煌本。其全名甚长:《南宗顿教最上乘摩阿般若波罗蜜经六祖惠能大师于韶州大梵寺施法坛经》。

《六祖坛经》不仅体现佛理真义,禅机物语,还融汇了中国特有的儒、道两家传统文化的精髓内涵,涵盖了中国哲学和民族思想文化的精湛内容。显浅地说,就是将西方佛教中国化、平民化、大众化。它强调自我精神的独立,是佛学理论上的一次巨大突破与革新,在中国思想文化史上有着显赫的地位。六袒惠能创立的禅宗文化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先进文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