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豌豆文学>历史军事>开局诛十族,朱棣求我当国师> 第一百八十章 《大国博弈学》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百八十章 《大国博弈学》(1 / 7)

“什么是海权论?依旧要从海权的本质来说起。”

姜星火娓娓道来:“远距离水运的成本,如果距离拉长到上千里,那么几乎可以视为陆运成本的十分之一。”

“假设大明放开海禁,进行大规模的海洋贸易。”

姜星火若有所思地看着两人一眼。

“譬如同样是丝绸之路,假设终点都是大食法控制的区域,成本优势的结果,就是海洋贸易通过水运进行运输相同的货物,成本一定是远远低于陆运的,这也就意味着海运的利益远大于陆运。”

“我们之前说过,经济要素都是跟着经济利益走的,那么只要进行大规模海洋贸易,沿海城池、港口,是不是会快速发展起来?人口和经济是不是都会聚集在沿海城池、港口?”

这里面,其实便蕴含着地区发展不均衡的问题根源。

没办法,人都是向钱看的,海运的成本比陆运低90%,只有想不开的人,才会走陆运。

而想不开的人注定会赔的裤衩子都没,被市场自然淘汰。

长此以往,越来越多的人口、经济等资源,自然就扎堆堆在了沿海城池、港口里。

“自是如此。”郑和点点头。

姜星火说道:“那么我跟陆权论一样,我提海权论的内容,你们来判断说的有没有道理。”

见两人点头,姜星火阐述道。

“既然大陆桥有心脏地带,陆权论认为控制了心脏地带就控制了世界岛,控制了世界岛就控制了世界。”

“那么海权论则针锋相对,基于海运成本比陆运成本更低,就必然会导致沿海城池的人口、经济资源聚集,海权论认为,位于沿海的‘边缘地带’随着时间的推移,人口、经济都会远超世界岛中央大陆桥的‘心脏地带’。”

“而通过持续的海洋贸易,这种人口、经济的聚集效应,不仅会在这些地带产生,还会在航路的重要节点,譬如港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