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豌豆文学>历史军事>开局诛十族,朱棣求我当国师> 第一百九十二章 虚假的天人感应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百九十二章 虚假的天人感应(1 / 5)

“火星,又称荧惑,荧荧似火;心宿二则色红似火,又称‘大火’。”

“事实上,之所以荧惑守心被认为不吉利,只不过是因为火星和心宿二(天蝎座α星)是全天最红的两个天体,两星斗艳,红光满天,观测起来看着就像是一片血光之灾似的.”

“真实原因是。”姜星火解释道,“火星每两年又两个月接近地球一次,由于火星轨道较地球更为椭圆,所以每十五年到十七年才有大接近。”

“而火星、地球、心宿三者交集,时间则更加漫长.通常一个王朝也只能观测到一两次,在有记载的早期恰巧叠加了一些帝位更迭,因此才被认为某种不详的征兆,随后,便被视为固定的天人感应现象了。”

听着姜星火的话语,卓老头陷入了思考之中。

荧惑守心,见于史料的最早一次记载是春秋宋景公年间,《吕氏春秋》《史记》《淮南子》都有较为一致的相关记载,宋是周封微子的封国,所谓‘商人阅其祸败之釁,必始于火’,卓敬很清楚,火在那个时代对应了春秋时代作为殷商后裔的宋国,其实是有某种极为深刻的政治含义的.

而在卓敬的记忆里,当时的司星子韦提供了一整套的禳解之术,也就是‘可移于相、可移于民、可移于岁’,换言之,早期的天人感应其实就已经出现了消灾解难的办法。

但中国传统的天文学,就是发源于占星术,用来解释天人感应的。

因此,卓敬并没有觉得有任何不妥之处。

姜星火这边则挺直了脊背,缓缓言道:“荧惑守心最著名的记载大约是《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三十六年,荧惑守心’,而第二年,秦始皇就驾崩了,从那以后,遇到荧惑守心,一般都要宰相下台,替皇帝承担责任。”

郑和的思维很敏锐,他反问道:“姜先生的意思,是很多史料都是附会的?”

姜星火点点头,说道:“但实际上,如果用天文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