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豌豆文学>历史军事>开局诛十族,朱棣求我当国师> 第四百四十一章 反水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四百四十一章 反水(1 / 12)

「陛下同意了?」ap.

新组建的大明银行里,姜星火正在看着关于宝钞流通量和近几期国债回收的数据。

「焉有不同意之理?」夏原吉反而没多少喜悦,他叹了口气。

大明银行主要是由户部的宝钞提举司、国债提举司,以及新建立的分析机构、市场监管机构和实体银行网点组成,目前网点的营业范围还只局限在南京城。

由于大明没有正规的银行,又面临着庞大的货币回收压力,所以目前的大明银行既承担了央行制定货币政策和发行货币的职责,又承担了金融监督、市场监管,以及发行国债和回收兑换宝钞的职责。

可以说,整个南京城,乃至全天下,这已经是最顶级的金融机构。

姜星火对此并不满足。

因为从今年年中开始,就出现了一些不好的现象——那便是大明国债开始卖不动了!

一开始的版本里,大明国债是与化肥工坊的收益绑定的,后来的版本则没有了这种条件,而现在各种国债里,只有征安南的战争国债,以及绑定了玻璃工坊收益的动态国债(有上限),这两种卖的比较好,其他的基本都处于半滞销状态。

为了卖国债回笼现在市面上依旧泛滥成灾的宝钞,刚成立的大明银行可谓是想尽了各种办法,但收效依旧寥寥,百姓们已经没有一开始的热情了,手里有钱的商人、地主,也会考虑回报率的问题,在有战争或者专营商品国债的前提下,他们是不会选择购买普通国债的。

尽管很努力,但因为朝廷一直采用过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而且这种情况已经维持了三十来年。

好吧,根本就不是什么「过度宽松」,洪武朝那就是无节制的印钞,大水漫灌那种。

如果再这么继续下去的话······

「看看这些数据吧,单靠卖国债,想要控制住大明宝钞的流动过剩,恐怕是不太可能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