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43章 笔来!(1 / 5)

“哈哈,你就这么着急等着被我羞辱吗?”

一听到刘玮催促他赶紧比试,刘表一脸不屑。

“是吗?到时候谁被谁羞辱,还不知道呢!”

“景升,快拿出你的佳作,让他知道什么才叫文章!”

刘璋煽风点火,唯恐现在不够热闹。

他当然希望刘表狠狠打击一下刘玮,让他知道什么是天高地厚。

刘璋是刘焉的幼子。

向汉灵帝建言设立州牧总管各地军政大权,就是刘焉。

汉灵帝同意后,刘焉自己率先出任益州牧,跑到天府之国去了。

刘焉四个儿子中,只有第三子刘瑁随刘焉入蜀。

刘瑁娶了美女吴氏为妻,但体弱多病,没几年就死了。

美女吴氏便成了寡妇,后来刘备入川,娶为正室。

而时任奉车都尉的幼子刘璋与长兄左中郎将刘范、次兄治书侍御史刘诞都留在京城。

因此这次宗室子弟侍疾,便是刘璋和两位兄长分别去看望刘宏。

刘璋自然对刘玮的出身很是鄙夷。

一个庶出的皇子,来皇族之中如此张扬高调。

你若谈论军功,或许没人敢跟你争论半句。

但你偏偏来说要作文章,这不是要当在座所有人的诗书都是白读的嘛?

要知道在汉代,并不是你想能读书就能读的。

能读得起书的家庭,非富即贵,不是门阀世家就是达官贵人。

仅仅一个书籍,就成为了多少人想要变为读书人的门槛。

汉代没有印刷术,书籍全靠手抄誊写。

这就是蔡邕和蔡琰对他们家中的三百余册典籍看得如此重要。

要说这三百余册典籍,价值连城,根本无法能用金钱来比拟。

董卓乱京,却看重蔡邕的才学,对他十分敬重,每次举行宴会都请蔡邕助兴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