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豌豆文学>历史军事>安西兵日记> 第106章软禁(二)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06章软禁(二)(1 / 5)

先帝下葬之后,太后以赏兰为名把太师叫到兴庆宫,然后就给他圈了起来,让他在那教授皇子,夫人每晚去陪着。

此举赢得朝堂上下交口称赞,特别是老裴,对太后佩服的五体投地。他和烦了是老交情了,从当初在京中,到淮西再到淄青,一直配合相当默契,加上老武被称为铁三角,名震天下。接到诏书时他还幻想呢,等我回去,双剑合璧嘎嘎乱杀,结果烦了在家逍遥,他成了拉独梨的……

得知烦了被圈,他特意带上众宰相跑来探望太后,千叮咛万嘱咐,千万看住他,别让他给跑了,此僚有武艺且惯会乔装打扮,跑掉就找不着了,实在不行就捆起来。

对杨大帅的任性,朝野深有体会,不愿当官还闲不住,说没影儿就没影儿,上回都跑到河西去了,也幸亏没出事,真要出了什么事,先帝驾崩的时候都得抓瞎。

如今皇帝这么闹,正需他坐镇京中,好在太后果断出手把他按住。老老实实教皇子去吧,你不是太师嘛,正合适。

与太师被软禁相比,更值得关注的是两位皇子,这两位皇子同岁,跟大臣们都不熟,又一同接受太师教导,这就有意思了。

大唐规定嫡长子继承,也就是有嫡立嫡无嫡立长。可实际哪那么简单,比如姑妈作为先帝元妃却未封后,所以表弟到底算不算嫡子要两说。如果他算嫡子,那李宁当初就不该被立为太子,既然已立了老大,就证明表弟是老三,在老大病逝后,就该封老二李恽,可朝堂上下都喊着封表弟,李恽竞争力微乎其微。

储君选择,很多时候取决于皇帝的偏爱,皇子母亲是否得宠,舅舅家的势力,朝臣态度,以及皇子品性等诸多因素,不是一句简单的嫡长子继承能概括的。

如今皇帝把哥俩都派去,明摆着是让太师考查心性,从而决定太子归属,对于太师的眼光和品德,大伙没意见,他挑也好,上下都服气,也省得争来争去生出是非。

想想先帝对他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