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豌豆文学>历史军事>安西兵日记> 第44章西州遗民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4章西州遗民(1 / 4)

世间有许多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有多种,有的巧妙,有的笨拙,大多数人都夸赞那些巧妙的方法,其实这事儿并不绝对,简单的方法未必不好。

烦了隐隐感觉到哪里不太对,他与勇子就像两个极端,熟悉的人都说他心机巧妙,谋略长远。说朱勇蠢笨耿直,从来不会拐弯。可是他就永远是对的吗?勇子的办法就真的不对?

某人想要害人,他会防备,还会想办法让人折服,勇子却会把人一刀砍死,单从结果看,难道勇子的做法不是更简单有效?

路遇巨石拦路,他会想办法绕行,或者攀爬,或者火烧令其碎裂,好像都是好办法。可如果力气够大,拳头够硬,一拳把巨石砸碎岂不更快?

原来办法好不好不只取决于办法本身,还取决于自身与面临难题的实力,所以办法就没有好不好,只在于适合不适合。

在疏勒的时候实力弱,只能用心布置,回到大唐的时候很纷乱,也要努力经营,所以烦了的办法是对的。

如今回鹘瓦解,吐蕃剩下半口气,大唐如日中天。安西军把论坎力几十万人打崩,不再需要费时费力调集十万大军慢慢布置,事实证明勇子的方式更好。

烦了慢慢明白了根源所在,原来是自己在许多方面都错了,确切的说是把自己的位置摆错了。

他习惯了虚弱的安西和内乱的大唐,可如今的大唐已经强大了,自己却还在试图以原来的心态去解决问题,这便导致对陇右战略过于拖延,使尚戒心跑回了河湟,若不是阴差阳错出兵,还不知道哪年才能彻底解决论坎力。

身处这个世界,他却坚持另一个世界的观念,所以造成了苏曼等人的悲剧,还有文安,若不是姑妈把她推出来,也会以悲剧收场,若是换成大唐太师的角色,这点事算得了什么?

位置不同,角度不同,实力不同,处理问题的方式也应该不同,他转换的太慢了。

再看眼前的事,该选择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