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豌豆文学>历史军事>家侄崇祯,打造大明日不落> 第317章 登闻鼓,江南士子要逼宫?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17章 登闻鼓,江南士子要逼宫?(1 / 4)

皇城,长安右门。

一侧置放着一面大鼓。

这鼓,便是赫赫有名的登闻鼓。

自宋朝以来,历代王朝在皇宫大门外均设有“登闻鼓”。

百姓可以遵照律法中的直诉制度,将冤屈呈报天听,以彰法度之正义。

洪武元年,太祖在午门之外设置登闻鼓,派一名监察御史看管。

成祖迁都北京后,登闻鼓也被迁移到长安右门,除了监察御史,还派有锦衣卫和六科给事中各一人看护。

登闻鼓,可不是摆设。

有明一代,通过登闻鼓告御状,成功的案件不在少数。

敲登闻鼓的案件,由于是直达天听,不仅指定由都察院审理,朝廷还会派遣专案组,前往案件原籍调查。

甚至皇帝亲自审理的“登闻鼓”案件,也是不在少数。

当然了,这个鼓可不是那么好敲的。

百姓碰到有冤情无法上达,或者审案官员不公正,或者有重大机密上陈,必须从自下而上。

在县衙诉讼,县令判案不公正,那么你先要去府衙,府衙不行再去省、按察司,这样层层申诉。

军人碰到冤假错案了,只能去所在卫所层层申诉。

若是都不受理的话,才能去告御状,敲登闻鼓。

否则的话,就属于越诉,不管有没有冤情,先打五十杀威棒。

所奏不实,打一百,诬告直接治罪。

这么多的关口给卡着,最终能敲响登闻鼓的寥寥无几。

到如今,登闻鼓已经形同虚设,守鼓监察御史不作为,地方官员又阴为绊阻。

寻常百姓根本就接触不到登闻鼓,更别说是敲响登闻鼓,向皇帝告御状了。

此时,却有上百举人、生员,浩浩荡荡地来到长安右门,直奔登闻鼓而来。

如此壮观的一幕,见者无不侧目。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