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豌豆文学>历史军事>家侄崇祯,打造大明日不落> 第759章 在特别大的花园里,种下大大的种子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759章 在特别大的花园里,种下大大的种子(2 / 4)

事实又是如何?

‘一条鞭法’规定,以往官府通过里甲制度,而摊派在百姓头上的各种徭役,统统折换成白银计入‘正赋’。

初衷当然是好的,却依然难逃以滥税牟私的铁律。

可‘一条鞭法’推行不久,地方官府就又生出岁节礼金、招待过往官吏、迎接到任新官等等五花八门的额外花费,以在正赋之外广立加征加派的税目。

所以‘一条鞭’正税之外这种泛滥无边的加派,就成了大明百姓无穷苦难中的第一大苦。

朝廷为什么不管?

皇帝以及以皇帝为核心的庞大集团,就是最大的受益者,他们为什么要管,又怎么可能去做断自己财路的事情?

“大明税制之积弊重重,即使推行摊丁入亩等税制,数十年后,也会如同青苗法、一条鞭法一样,或是政息,或是成为害民之恶政。”

“即使是杀了秦祥,日后还会有无数个张祥、李祥,朝廷取消了三饷,日后也会有各种名目的赋税强加于百姓。”

“万历年间大臣叶永盛曾说,‘无物不税,无处不税,无人不税,将县无宁村、村无宁家,内外骚动,贫富并扰,流毒播虐。’”

关于赋税,毕自严最有发言权,也体会最深。

天启六年,毕自严刚做户部尚书,魏忠贤提出卖掉南太仆寺牧马草场,以助宫内三殿修饰工程。

如果草场卖掉,南太仆寺养马将被迫停止,直接影响军马和役马的供应,毕自严坚决不同意。

魏忠贤借皇帝之口,指着毕自严的鼻子狠狠地羞辱,并草场照样卖掉。

毕自严愤而称病返里。

崇祯登基后,重新起用毕自严。

此时大明国家财政崩溃,朝廷只得向人民大肆苛敛,‘三饷加派’使百姓困苦到了极点。

毕自严深知百姓之苦,多次向崇祯直谏,可崇祯穷的快要卖裤子,明知这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