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豌豆文学>历史军事>大明第一贡生> 第二百九十六章 利益最大化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百九十六章 利益最大化(2 / 8)

功变一功,给他个国公不过分哈?

但朱祐樘似乎就不着急提给张周和将士论功的事,他道:“朕自从登临大宝之后,每当读史,领略到自古名将风采,便期冀何时大明也有此等能建立奇功之人,如今苍天怜见,终于赐给大明如此名士,朕应当珍惜。诸位卿家也不该对他有所芥蒂才是。”

当皇帝的,还是比较了解自己臣子的。

张周功劳越大,遭遇到的阻力也越大,不是说你张周有本事就能得到器重的。

自古有功于家国之人,都未必能容于君王和朝中大臣,兔死狗烹那是针对君王忌惮,而党同伐异是来自于三人成虎的同僚攻讦。

就好像自古改革者,无不是为朝堂之稳固,但近乎没有一个有好下场的,在某个时段过去之后都会被同僚参劾流放,甚至到身败名裂、死无葬身之地的下场,但历史却总会给这些人正名。

在场大臣,无论是文臣还是武勋,再或是阁老还是部堂,没人出来反驳的。

就算是刘健他们,也在等着皇帝给张周的功劳定调。

不针对于张周这个人,就针对张周所做的事,没法针对他所做的事,就针对事后的功劳论定,总有突破口。

朱祐樘道:“如今鞑靼势力割裂,战端已启,秉宽的意思是要静观其变,谋求发展,更重要是要开矿冶铁,铸炮安民。大明盐政过去数年曾有变动,秉宽跟朕有提议,恢复西北几处的粮开中之法,以缓解西北用粮用银之急,鼓励农桑,不知诸位卿家有何意见?”

都等着皇帝提给张周论功请赏的事。

结果皇帝却是另辟蹊径,或者叫张周“趁火打劫”,没事于此时重提粮开中的事。

这算什么?

挟功来要挟朝政?我们不答应,你还想闹事不成?

户部尚书周经走出来道:“陛下,之前盐政变革之后,京仓相对充盈,各处粮草调配也未有过大的纰漏,何以要重开旧制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