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豌豆文学>历史军事>大明第一贡生> 第四百七十一章 出门一时难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四百七十一章 出门一时难(2 / 5)

为王守仁说话的。

虽然王守仁看起来是由张周提携起来的,但传统文臣愿意把他当成一个可拉拢的对象,尤其像李东阳这样曾经很欣赏王守仁的,更是不想放弃这个人才。

“宾之啊,你说得对,换我在这位子上,我也会跟伯安一样,多提一些请求,到底三边重要还是宣大重要,本就难说,但换了旁人可不这么想啊。”谢迁感慨着。

他所谓的“非分要求”,就是你王守仁明明段位不够,还提那么多要求,显得你很贪得无厌,完全不顾朝廷财政在各方面的捉襟见肘。

刘健问道:“现在旁人对于大同地方的军需筹措,可有非议?”

“嗯。”谢迁点头,“非议还不少,也有人说,是张秉宽授意王伯安这么做的,大同最近动静不小,俨然以后西北防务之重要迁到大同,可如今大同之外的猫儿庄到威宁海,皆都没有鞑靼人活动的迹象,这大同防备之重,从何说起呢?”

李东阳笑道:“于乔你不也说了,大同地势特殊,算是在河套之外,却能卡住河套之地的东口,只要王伯安坐镇大同,鞑靼人就不敢随意侵入河套,如此说来,大同便等于是卡住了关塞之外的一片沃土了。”

刘健再问道:“张秉宽最近没什么动向?”

“切。”谢迁语气带着几分不屑道,“这小子最近在忙活什么我都不知道,经常出入于京师,朝堂上基本上见不到人,大明的兵部尚书,却连部堂事都要交给下面的人,连兵部的人都看不下去,但有些意见……是敢想不敢说。”

张周一边“不务正业”,一边却还没人敢随便参劾张周不务正业,这才是谢迁所气恼的。

李东阳评价道:“那是因为张秉宽所行之事,多数不为他人所能取代,陛下对他又这般笃信,就算是最能直谏的言官也要退避三舍,怪不得旁人。也是之前我们没有把他的气势压住。”

以前一堆阁老尚书参劾张周,都没把张周参劾出什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