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豌豆文学>历史军事>人在洪武,朝九晚五> 第八十四章 从此刻开始,让大明官员感受痛苦!【求追读!求月票!】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八十四章 从此刻开始,让大明官员感受痛苦!【求追读!求月票!】(2 / 4)

三差五就给文官涨工资。

包括后期上台的各位阁老,也是变着花样,兢兢业业的给百官谋福利。

只不过这种事情,太不体面,史书上当然不可能大书特书,甚至还给后世留下了一个明朝官员工资特别低的印象。

至于各位贤良深恶痛绝的锦衣卫,自然也是被顺理成章的取缔掉了。

等到朱棣上台后,锦衣卫才被恢复,但洪武年间积累下来的情报体制,人才,已经被毁去了七七八八,威慑力大不如前,但好歹也能勉强震慑官员。

锦衣卫彻底衰落的时间,就是在大明由盛转衰的那个关键节点。

正统年间。

不过这事虽然发生在正统年间,但和朱祁镇还真没什么关系,不应该让他来背锅。

虽然他也不差这一口锅就是了...

朱祁镇继位的时候,不过九岁。

九岁的皇帝,那跟没有皇帝一样,区别不大。

后宫把持在张太后手上,朝政则是把持在以“三杨”为首的文官手中。

朱祁镇七年间最大的任务,就是老老实实的在皇宫内读书,做一个文官口中的“贤君”,“明君。”

朱允炆在位,不过四年,中间还穿插着影响了整个建文一朝的靖难之役,文官不敢做的太过火。

可朱祁镇十六岁才亲政,中间整整隔了七年!

并且还是文官没有任何约束,肆无忌惮的七年!

“三杨”也不愧是“治世能臣”,没有粗暴的直接取缔锦衣卫,而是往其中掺杂了大量的酒囊饭袋,把好好的一个监察百官的情报组织,变成了不成器的勋贵子弟,混吃等死的地方。

更重要的是,这样的情报组织,忠诚二字是非常重要的。

后来的皇帝就算上台,面对如此庞大的锦衣卫,能分的清谁是忠臣,谁是文官渗透进来的沙子吗?

无奈之下,明朝后来的真正的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