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豌豆文学>历史军事>霸蜀> 第555章 以民为本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555章 以民为本(2 / 5)

林诸郡中的大族,齐聚广信,商讨关于交州的发展战略。交州向来以地广人稀为特点,但是这里的人是指的是著籍的汉人,并不包括蛮夷。蛮人们在深山里面,每年只是象征姓的交一点东西,并不承担赋税——至少在官面上是如此,他们最大的负担在于兵役。此外,交州多珍珠,采珠也是靠海的渔民们一个沉重的负担,他们付出了艰辛的劳动,却不能从中得到什么利益,好处都被那些官吏们拿走了。

官是外来的,吏却是本地的大族,他们联起手来剥削百姓,很容易激起叛乱。为什么贪污[***]容易激起百姓的反抗?这里山高林密,往深山里一躲,谁也找不到。

不过躲在山里也不是什么好事。山里生活清苦,交通不便,绝大多数人并不愿意在山里生活。如果不是活不下去,没有人愿意呆在山里。要想把山里的人吸引出来,就让他们觉得外面的生活有安全感,有幸福感,一方面要减免他们的各种负担,另一方面也要增加他们的收入。只有这样,他们才会愿意著籍成为编户齐民。户口的人多了,才能提供稳定的赋税来源,才能形成强大的实力。

而要做到这一点,魏霸首先要和交州的大族做交易。以免他们以官府的名义欺压普通百姓,把自己应该缴纳的赋税转加到普通百姓的头上。

沉重赋税的一方面是来自于官府的盘剥,另一方面也是来自于这些和官府勾结的本地大族,他们将自己的赋税转加到普通人头上。对于绝大多数百姓来讲,这其实是害大于利的。那些承受不了赋税的人会逃亡,成为不著藉的流民,编户越少,可以转移的对象也就越少,其他人承担的负担也就越重。然而大家族为了自己的利益,饮鸩止渴,谁也不肯少占一点便宜,所以就很容易形成一个恶姓循环。

在吸引更多的山民出山之前,魏霸要和这些人谈好条件,既要确保他们不会转移自己的责任,也要避免伤害到这些大族的既得利益。

在谈判的同时,魏霸派夏侯玄带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