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豌豆文学>历史军事>回到古代玩机械> 第128章 特制车刀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28章 特制车刀(1 / 4)

雷晓飞走到剩下的“南洋杂木”前,按心中想好的尺寸,在“南洋杂木”上划了线,让洪彪照线再开两条料。雷晓飞又让周梦蝶修正刚才那组齿轮;他自己再用“土车床”做了两个齿轮坯,让王木匠进行粗加工。

洪彪的料开好后,雷晓飞动手把料刨成大致的圆柱形后,再用“土车床”加工成标准的圆柱形,然后木料把表面打磨光滑。处理好两根料后,雷晓飞就找张铁匠做车床刀去了。

雷晓飞现在想好的制面条机的制面条部分,是用两根开好槽的压棍相互齿合来挤压出面条,也就是让两根开了槽的压棍,槽与槽像齿轮一样相错齿合,而齿顶和齿底保留面条大小的空隙,这样,面粉片在两条压棍之间挤过时,就从压棍后出来一高一低的同样大小的面条。

这设想中,最难加工的是开槽,因为“土车床”没有刻度参照,也没有丝杆行拖板,很难加工到两跟压棍的槽大小一致和位置一样,两跟压棍的槽稍有偏差就不能齿合,所以这开槽的难度很高。

雷晓飞找张铁匠就是想做一张和压棍一样长的车床刀,车床刀的刀刃部分要和压棍的槽一样形状、位置,然后用这把刀来加工压棍,同一把刀出来和东西当然就一样了。

雷晓飞做的压棍有四十多厘米长,他准备做的面条是五毫米正方,所以一条压棍就要开八十多条槽。雷晓飞考虑到是加工木头,只要进刀量小一点,“土车床”和车刀都可以承受。

雷晓飞和张铁匠商讨一番后,就开工了,他们先打了一块十毫米左右厚的铁板,然后,在铁板做起槽形来。

如果在雷晓飞前世的工厂,这样的工作用铣床加工的话,半天工夫都不用就可以完成。在此时此刻,雷晓飞两人用了六天的时间才完成,而且功夫还很粗糙,大小形状都不是很均匀。但这已是两人竭尽全力的作品了,想再提高也已无能为力。唉,纯手工制作是这样啦,所以说,工具是提高生产力的根本嘛。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