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豌豆文学>历史军事>我的明朝生涯> 第一百一十章章 缘由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百一十章章 缘由(2 / 5)

们喊冤的,就是一头猪来当这个官估计都比你强吧。

当岳阳询问为何商税和粮税如此之少时,郑发奎无奈的告诉岳阳。那些商户他们也不是说不交税。但是他们通常都他们一般只交纳非常少的一点点税收,并不全额拖欠,同时许诺以后会补交余额。

对于赋税拖欠,官府衙门会在一段时间内进行追征,但是拖欠两三年以后,就不能再指望拖欠者们补交欠税了。对于这些偷税漏税者,按道理说官府是可以对他们进行处罚的,例如鞭打、关押甚至没收他们的财产等等手段,而这种手段在当时的西方是非常常见的。

但是这种做法在大明却非常少见,若是有谁干这么做了通常就会被人扣上酷吏的帽子。洪武九年的时候。山西平遥有一个主簿名叫成乐,在他任期满的时候,他的上级以其‘能恢办商税’为由,褒其进京朝见皇帝,结果遭到当时的皇帝朱元璋的批评。朱元璋以:‘税有定额,若以恢办为能,是剥削下民,失吏职也,州考非是’的罪名不但不褒奖他,反而把这位收税能收给弄进了大牢。得!收够了税银,反倒被视为盘剥百姓。连朱重八自己都开了这么一个恶劣的例子,谁还敢真的收税啊

于是这么一年年下来,大明的税收就这么越来越少了。

岳阳从郑发奎的话语里听到了一丝无奈,但更让岳阳感到无奈的是他看得出来,这里面有文人集团和商人集团那无处不在的影子在里面。岳阳可以肯定,现在的大明朝。百分之九十五的商税都被偷税漏税掉了。这种情况下,用税率来衡量明代商业税的征收,已经失去了意义。

“唉……大明不亡简直就没天理啊!”

一直回到家里,岳阳还是没想明白,明朝的那些官员难道真的就没脑子吗?他们就不知道这样下去就是在动摇国本吗。一个朝廷一旦没有了起码的税收就会陷入崩溃吗?

想了半天,岳阳还是没弄明白为什么好端端的大明会变成这样。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