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豌豆文学>历史军事>我的明朝生涯> 第二百四十四章 询问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百四十四章 询问(2 / 5)

麻烦的。一群只会拿银子不会办事的废物。”

谈到如今的辽东军事集团就不得不提到明朝中后期的一个著名将领李成梁。

而提到李成梁就不得不提起同一时期的另一个将领戚继光。

戚继光和李成梁这两个人都很能打仗。但是他们的风格完全不同。

戚继光无论到哪里,总是用最直接了当的方式解决问题:到南方。用鸳鸯阵歼灭倭寇;到北方,用长城,火器,再加上毁灭性的攻击力去压服蒙古人。所以他镇守过的地方。在很长时间内是不再会有战争的。

而李成梁的打仗方式则跟戚继光完全不同。他总是拉一个打一个,而且要给被打得半死的敌人留下后路。好比说先拉着甲打去乙,把乙打的半残之后,再扶植一个丙回来打甲,然后等丙壮大了,再带着养好伤的乙去打丙。他从来不去真正彻底的消灭某个威胁,只是车轱辘战来回打----这种方法可以确保战事连绵不绝。而且全是胜仗。若是用成语形容,则可以叫“养贼邀功”。

他们两人的风格不同,结果也不一样,戚继光靠着张居正的赏识。镇守蓟北,十多年基本无战事。长期的和平对于一个帝国来讲,肯定是好事,但对于戚继光个人来讲,却绝对不是好事。因为长久没有战争,戚继光无战功可立,从而无法封侯晋爵,而且皇帝和朝中大臣也感受不到他的重要性,等张居正一死,马上被人排挤、打击、诬陷、夺职,最后郁郁而终,到死家境也不富裕。

而李成梁呢?前后统治辽东三十多年,打的大小胜仗不计其数,捷报一封封传到北京,弄得皇帝动辄就要去祭告郊庙,受群臣贺,于是皇帝赐给李成梁蟒袍金冠、财宝岁币无数。明史上说:“(李成梁)武功之盛,二百年来未有也”。最后他自己官当到太傅,全家封爵,连奴仆都成了显贵。李家的财富也多的不计其数,整个辽东的军资赋税,全由李家一手把控,号称“全辽商民之利,尽笼入己”。

个人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