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豌豆文学>历史军事>大明海寇> 第四十章 大明的财政困局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四十章 大明的财政困局(2 / 5)

,皇帝想要向商人伸手要钱,门都没有!这些钱他们要装兜里,绝对跟国家没关系!向商人要钱,就是要抢他们的钱,皇帝也不行!大家抱成团,跟皇帝死磕到底。

结果是皇帝看到自己的大臣都如此反对,当然也只能不了了之,因为他想要征税,可总是要有人去替他干活吧!大臣都反对,这种事也没法推行下去,总不能他皇帝陛下,亲自跑去挨家挨户的找商贾们收税吧!

有这么一帮混蛋玩意儿,一个个表面上道貌岸然,站着说话不腰疼,一个个看上去都高风亮节,但是却满肚子男盗女娼的当官的在给皇帝办事,大明想要多增加点财政收入,还真就不容易,所以无奈之下,只能不断的向那些社会最底层的农民伸手,没钱了就加派,钱不够花就加赋!

这样干,大明想不玩儿完,恐怕老天爷都不干!

当然崇祯如果还想要从其它地方搂钱的话,也不是绝对没办法,起码他还可以全面摒弃封海政策,开放海禁,在各地设立市舶司,效仿两宋期间那样,通过市舶司收取进出口税,这一年下来,恐怕也不止收取几百万两银子吧!轻轻松松便可以养活大批的军队,而不至于眼睁睁看着各地大灾,非但不赈济,却还要不断的加派,一直把自己玩儿死。

说起来市舶司,宋朝之所以富的流油,无疑和宋朝一直奉行开放口岸政策,鼓励经商,鼓励出口贸易的政策有关。

宋朝年财政收入,就算是后期南宋时期,岁入也超过数千万贯,以当时的兑换比,一贯差不多就是一两银子,就算是南宋末年,岁入也相当多。

而明朝初期国家年财政收入才二百万两,张居正当权时代励精图治,好歹翻了一番,增加到了四百万两,到了天启年间,不断加派,基本上固定在了五百二十万两,崇祯年间,因为不断的要增加辽饷,练饷,剿饷,可劲的提高到了六百多万两,但是却把整个国家的农民阶层差不多都坑死了,结果最终把大明也折腾死了。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