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豌豆文学>历史军事>大宋将门> 第174章 老将王德用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74章 老将王德用(1 / 5)

宋辽之间的议和,牵动京城诸公之心,包括皇帝赵祯,一日不能议和,一日无法安眠。只要事关议和,哪怕是三更半夜,也要立刻送给皇帝御览,片刻不得耽搁。

这不,从沧州发来了两封表文,其一是枢密副使王拱辰的,他弹劾市舶司提举余靖,纵容凶顽之徒,破坏议和,竟然将辽使气得病倒,生死不知,一旦因此激怒辽主,兴兵南下,将不可收拾。

王拱辰恳请赵祯以大局为重,严惩狂徒,以安人心。

从头到尾,王拱辰都没提王宁安,实在是那么个小家伙,连个正式官职都没有,堂堂枢密副使去对付他,简直是拿大炮打蚊子,太丢身份了。

只是王拱辰不知道,就在他的表文送给赵祯半个时辰前,那个被他看不起的小家伙已经把奏疏送到了赵祯手里。

别小瞧这半个时辰,谁都知道先入为主,一旦失去先机,就可能步步落空。

小小的王宁安有什么本事抢在王相公之前,把奏疏送到宫中呢?

这就多亏那位老总管陈琳了,别看宋代的太监不怎么样,但是宰相门前七品官,何况是伺候皇帝的身边人。

从弄出瑶池琼浆开始,王宁安就通过太监苏桂,不管给宫里送礼,走私烈酒的利润,在庆历八年,就达到了一百万贯!

如今沧州修新城,建港口,市舶司,最精华的地段,就有不少是归宫里的。

这就叫利益捆绑,硬生生把不沾因果的陈老太监拉下了水。

为了保住新城,保住每年几百万贯的利益,陈琳不得不一再弄权,把王宁安的奏疏放到了王拱辰的前面。

说实话,老太监也捏着一把汗。

赵祯先看过王宁安的奏疏,接着又看了王拱辰的,难得,皇帝陛下什么都没说。

“陈伴伴,你去礼部打听一下,辽国是不是要派遣新的使者过来。”

“老奴这就去。”

陈琳走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