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豌豆文学>历史军事>大宋将门> 第706章 杀向政事堂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706章 杀向政事堂(1 / 6)

不得不说,赵二当初做得太过分了,哪怕几十年过去了,身为赵二的孙子,赵祯想起老祖宗的作为,也是满头大汗,心里发虚。

沈端指出陈琳要帮着太祖一系恢复皇位,哪怕赵祯再不敢相信,也必须要查!

不知要查陈琳,还要查各种消息,看看究竟有没有苗头,尤其十几年前,当时有人就跳出来,推荐过太祖的后代,要求过继……这类的情况,必须仔细清查,一定要弄清楚,到底是谁,再替赵大后人摇旗呐喊!

经过一番查证,陈琳那里没有任何证据。

可市面上各种手抄本,各种文章,茶馆,酒楼,那些说书唱戏的,还真有不少赞颂赵大的,还有人煞有介事,讲着斧声烛影,说什么皇帝得国不正,应当还政云云……

放在几年前,这些情况赵祯大可以一笑了之。

但是在这个当口,皇帝再也忍不了了!

必须查,一定要查到底,牵连进去的,一个不留!

赵祯有些神经质了,他觉得凡是和赵大有关系的人,或者说赵大的子孙后代,都不应该放过!

赵祯一遍遍念叨着:“朕躬德薄,朕躬德薄啊!”

皇帝语气凄凉,杜鹃啼血,听着心酸。

可不是吗,三代人,八九十年的皇帝,还赶不上赵大,是该找块豆腐撞死算了!赵祯五味杂陈,一肚子郁闷。

王宁安沉吟了许久,才缓缓开口道:“回圣人的话,臣倒是觉得,事情未必如此。”

“哦?景平,你有什么高见?”

“陛下,臣以为太祖皇帝驾崩那么多年,当年的旧人,早就作古了。就拿陈琳来说,他还不到80岁,并没有经历过太祖时期,当然了,他的父辈或许还可能忠于太祖,他早年的时候,也可能有些想法,但传到了第三代人,那可就未必了。”

王宁安当即给赵祯讲了一个亲身经历的故事……王家的老家丁王忠,他的哥哥当年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