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豌豆文学>历史军事>大宋将门> 第858章 定海神针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858章 定海神针(1 / 5)

王宁安深知自己站在了一个十字路口上,一步走不对,就会产生无法挽回的失误。

还是那句话,发展工业很好,但是工业化的后果同样很可怕!

不要说别的,光是不久之前,地方的财政困窘,就敲响了警钟,你发展城市,发展工业,必然会出现有地方得利,有地方受害,不患寡而患不均,真的有人因为吃不上饭,活不下去,揭竿而起,好不容易发展的成果,全都会毁于一旦。

王安石这次的上书,是彻底触动了王宁安。

朝廷连着议了三天,也没有结果。毕竟王宁安不松口,谁也不敢承担后果。至于王宁安,他也没闲着,而是派人快马去兖州,把王安石请来。

“半山公,你到底看到了什么,又想到了什么,能不能全都告诉我,我现在也是举棋不定啊!”

王安石一身布衣,但却神采奕奕,他看到王宁安的态度,脸上就止不住的笑。

“唉,王爷,你果然比王某合适,光是这份胸襟,就让人钦佩!”

王安石抓起茶杯,灌了一大口,然后也不顾路上的疲惫,就和王宁安谈了起来……不得不说,学问不是读书读出来的,而是拿脚板走出来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王安石这一次是自信十足,侃侃而谈!

“兖州有田亩一百五十余万,其中一百二十多万亩在以孔家为首的大户名下,光是给他们干活的佃户就有近40万,拥有自己土地的百姓不过10万人,另外还有10万左右的市民……这六十万人当中,以佃户情况最为悲催,就先说他们……平均每人能有3亩田,每年能产麦子450斤,丰年最多500斤,其中4成到5成要交给孔家等大户,老百姓手里的麦子最多300斤,脱粒之后,磨成面粉,也就200斤出头,扣除朝廷的田赋,苛捐杂税,最后能剩下也就是150斤啊……也幸好百姓勤劳,能种一些豆子,油菜,再上山砍柴打猎,下河摸鱼,勉强度日吧!”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