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豌豆文学>历史军事>明末边军一小兵> 第442章黄土岭之战下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42章黄土岭之战下(1 / 13)

崇祯十四年八月三日,连续几天,明军大量建造攻山器械,比如轒辒车,尖头轳,巢车,幔车,壕桥等物。这些器械,等若是攻城武器的翻版,只不过更轻便,更灵活罢了。

除此之外,还大量云集辽东守军,各总兵麾下的车营,又集合大批的民夫,收集各处的独轮车,双轮车,长板车等,用来载运土袋土筐,作为将来填壕之用。

大明庞大的人力物力,发挥出了积极的作用,大量的攻山物资,源源不断汇集起来。

明军的意图,清军敏锐察觉到,这些天,往黄土岭处调动的兵马明显多起来。他们的哨骑,也频繁前往松山堡近处窥探,明军哨骑精骑,坚决反击,双方展开一系列交锋战,松山堡周边的火药味,越发浓厚起来。

与此同时,最后的攻山战术,各官各将,也进行反复的商议,其中不泛激烈的争议。

王斗早在东路时,就有粗略的辽东地形沙盘图,到达松山后,又经过这些天的勘测,各处的山势地势,描绘得越发详细起来。靖边军的沙盘,洪承畴等人也是赞赏不己,有了精细的沙盘地图,纸上谈兵成为真正的可能与实现。

清兵的防线很清楚了,他们的重炮,就是打十斤以上的红夷大炮,部署在最山顶上,围着一些墩台而设。打五、六斤炮子的火炮,布置在中层。还有一些小炮。佛郎机炮等。布置在前沿山岭防线。

然后这些火炮与壕沟土墙相配合,加上一些鸟铳弓箭等。每道防线,主要是汉军与高丽军持鸟铳三眼铳。正牌鞑子兵持弓箭,盾牌大刀,作为其后肉搏之用,也不无作为督战队之意。

似乎山岭上,还有一些弩箭、投石机、灰瓶炮子等武器,看来黄土岭的清军,是将寨墙当城池守了。

王斗建议攻山时,队列展开可以稀疏些。防止对方跳弹造成严重杀伤,若对方结阵逼来,就布阵紧密些。

这个很容易办到,一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