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豌豆文学>历史军事>明末边军一小兵> 第715章 三策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715章 三策(1 / 6)

( )襄阳王府在城池的东南处,由原襄阳卫公署改建而成,在大殿之上,李自成端坐着,他年还不到四十,连连的胜利,使得他举手投足间更显威严。(凤舞文学网)

他穿着也依然朴素,一身蓝色的箭衣,戴着白色的毡帽,腰间挂着宝剑,然后打着披风,身上服饰衣料都颇为破旧。当然,李自成未变,但他的部下,其实已在悄然改变。

连五营将官在内,各地的防御使、府尹、分守将军等,短短数月间,渐渐已经有腐化的趋势。

便若后世太平天国推行平均主义,普通士兵严守制度,但各级将官,手上有权力的人,却在有意无意占有财富,最终破坏了那种平均制度。

腐化,占有民财是一,还有闯营严禁士卒骚扰地方,如规定禁杀人,禁杀牛等等,也遭到各地分守将兵的破坏。

此类军规的空子太好钻了,你禁杀人,我给他安上一个里通明朝官府的罪名行不行?给他安上一个意欲外逃的罪名行不行?

监督制度,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体系,那些闯兵大字不识一个,遇到这种复杂的律法之事,难道只能一杀了之?况且,让谁去监督,怎么去监督也是问题。

打天下与治天下毕竟不同,闯营治下各防御使、府尹、分守将军等多为饥民或降兵出身。这些人身份低微,一朝媳妇熬成婆,手上有了权力,万千人畏惧恭伏。最终发生什么变化,谁也难以说清。

眼下闯营治内投靠的文人士绅还是太少,不足以发展到各县各府,就是有一些投靠文人被任为防御使、府尹、州同、县令。不言这些降官文人本性如何,面对同地驻守的威武将军、都尉、掌旅等人,他们又敢对这些手握兵权的武人做什么?

本质上,闯营还是以武为尊,军队才是骨干,余者地方官吏,只是枝叶罢了。闹大了。倡义府会袒护哪一方?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然再良善的人,手上没有受监督的权力,会发生什么变化,就可以想象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