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豌豆文学>历史军事>明末边军一小兵> 第747章 火箭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747章 火箭(1 / 6)

自铁模法启用后,从崇祯十三年九月起,永宁城铸炮厂每月已经有能力造出五门红夷大炮,当然,这都是打五斤与三斤炮子的中小炮,射程分别二里多与近二里。

一直到崇祯十五年六月,在镇城铸炮厂开设后,军中已拥有红夷大炮一百四十门,内打十斤以上炮子的重炮五门,又有打二十斤炮子的重型臼炮三十门,射程都是三、四里。

炮匠的不断熟练,工匠的不断加入,现在三个炮厂同时开工的话,每月可铸造轻重红夷炮二十门。

当然,可铸造不代表都要铸造,因为军中还有别的种类火炮要铸,所以除了这二百门中小红夷炮,五十门红夷重炮外,火炮厂还铸造了重型臼炮有一百门。

又有大将军佛郎机炮一百门,中小佛郎机炮五百门。

这些佛郎机最大射程一里,也不全都是炮厂铸造,很多是从大明各处收罗而来。

大明别的火炮不多,就是不缺少佛郎机,从嘉靖三年开始仿制起,到现在崇祯年间,铸造的各类佛郎机炮怕不下万门。

不过王斗觉得有大佛郎机一百门,中小佛郎机五百门已经足够用了,未来还是拥有射程优势的红夷大炮天下。

赵瑄现在的炮营可谓庞大之极,是时候分营了,如果到明年红夷炮与臼炮还可翻一番的话,更是必须分营。

最后还有王斗关注的周氏火箭。

去年十一月王斗画了火箭图后,周象辂等人得到很大的启发,铁制箭身主要技术问题就是卷管时有一定难度,最后他们解决方案是使用水力锻床,在稳定的水源情况下,铁皮身子厚薄不一的弊端问题可以得到很大的解决。

虽然最后他们制成的火箭精度还有提高的余地。不过王斗认为已经足够。

火箭对付的都是敌方营地与军阵,都是目标巨大之物,并不需要太高的精度。只需不要象神火飞鸦那样有点风就不知飞到哪去,甚至飞回来就行。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