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豌豆文学>历史军事>贞观大闲人> 第八百三十章 舅甥计议(上)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八百三十章 舅甥计议(上)(1 / 5)

冯渡被刺一案在长安城内渐渐发酵。

李治作为第一嫌疑人,四面八方的流言如利剑般全部指向他,不仅是朝臣议论指摘,舆论更是蔓延到市井民间。

李世民生了十几个儿子,儿子们不争气是世人皆知的事,嫡长子李承乾谋反,下面的这个王那个王不是鱼肉乡里就是沉迷酒色,不同的是有的伪装得比较好,比如李承乾,装了十多年的乖宝宝,最后没耐心了,终于撕开了伪装的面具,搞了一出飞蛾扑火般的造反,虽然仅仅一个晚上就被灭,勉强也算颜色不一样的烟火了。

还有的连伪装都懒得伪装,索性摆出一副不讲道理的脸,我就鱼肉乡里了,我就踩你庄稼了,我就喜欢美色美酒了,怎样?你打我啊。

十几个不争气的儿子,里面再多出一个杀人犯当然也就不足为奇,尽管晋王李治平日里跟乖宝宝一样可爱呆萌,可是有李承乾这个假装的乖宝宝的反面教材在前,李治究竟是不是面善心恶,谁也不敢下定论。

于是,冯渡被刺一案迅速开始发酵,所有的证据全部指向李治,李治便成了千夫所指。

窃窃的议论声越来越大,终于还是有御史在朝堂正式捅破了这层窗纸,两日后,三名监察御史联名上疏,请求李世民严查冯渡被刺案,相关嫌疑人等皆须羁押于大理寺,等候裁处审断。

李世民当然第一时间留中不发,没有任何应对,对李世民的反应,朝臣们都在意料之中。

皇嫡子嘛,而且还是平日最乖巧最听话的嫡子,由李世民留在身边亲自抚养长大的,漫说没有如山铁证,就算有,李世民也能用帝王的威严将此事按下去,死了一个小小的御史而已,难道李世民真会拿自己最心爱的儿子去抵命?别天真了,就算将此案坐实为铁案,李治受到的惩罚顶多是圈禁一年,罚没部分田产,以及人生从此留下一个无法抹去的污点,这辈子不可能当上太子了,处罚得再狠一点,顶多也就是削去王爵,贬为庶民,这已然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