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豌豆文学>历史军事>殷商舰队玛雅征服史> 第二章 流亡者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章 流亡者(1 / 7)

一个开放的传播渠道对于信息本身来说是一个损耗的过程,这种损耗并不单纯表现为信号的损失,也有可能出现一定程度的畸变与扭曲。高熵干扰噪音不可避免地对信息传输产生无序扰乱,进而使末端信息和初始状态相比面目全非。

伊尹,殷商初代公共关系专家

追溯攸侯喜指挥官舰队的历史并不是件容易的事,不同地方的人们往往会发出许多侧重点不同的疑问。

周朝人会问:为什么他们要不远万里去那种鬼地方?西班牙人会问:他们想在中美洲得到什么?玛雅人则急于知道:他们什么时候走?至于南太平洋土著,他们对这件事毫无兴趣,他们只是暗自庆幸殷商舰队只是路过自己的岛屿。

在所有的历史书上,攸侯喜的舰队都被称之为殷商远征舰队。实际上这是个冠冕堂皇的错误称呼,最早的源头来自于攸侯喜的一位公共关系专家。那位专家建议用威风的名字来掩饰舰队的真实性质,这样可以有效地对敌人产生威慑,并避免后世历史学家的嘲弄。这一建议十分有效。

事实上,这是一支不折不扣的流亡者舰队,也是地球上最后一支仍旧打着殷商大旗的武装力量。

在共和历前206年2月4日,距离墨西哥直线距离16440公里的朝歌郊外爆发了一场大战,交战双方是商王帝辛和一位胆大妄为的诸侯,周的姬发。

商王帝辛在此前的一连串战役中损失了大部分主力,因此他不得不仓促调集了一大批奴隶上阵。缺乏远见的帝辛没有为这些奴隶设立一个由皇帝直接控制的工会,任由这些奴隶自己活动,这一失误所引发的后果是致命的。

当姬发的公共关系专家发动舆论攻势时,奴隶中的劳工领袖们立刻被煽动起来,号召全体奴隶罢工,并要求更高的福利、更长的假期和更少的鞭打。帝辛蛮横地拒绝了这一请求,并用炮烙烫熟了其中的几位领袖。这种拙劣的镇压手法使得不满言论日益加深,奴隶们甚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