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豌豆文学>历史军事>帝王之死> 合纵与连横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合纵与连横(1 / 2)

公元前五世纪二十年代,战国时代开始,周王国虽然堕落到跟一个普通封国一样大小,但仍然苟延残喘地据守洛阳,不过已再没有人瞧它一眼。大批弱小的封国被消灭——被强大的封国一口下肚。到了公元前四世纪,强大的封国追随楚王国之后,陆续改称王国,国君也改称国王,提高到跟周王国、楚王国平等地位。各王国之间,一面称兄道弟,一面互相厮打,出动的兵力,动则十万、十几万或几十万,甚至百万。这个庞大的数目,使从前的那些战役,简直比小儿科都不如,能活活羞死。孟轲先生在他的言论集《孟子》中,曾形容战国时代的特征:“争城之战,杀人盈城。争野之战,杀人盈野。”战国时代后期,秦王国在西方崛起,所向无敌。东方各国,除了不断割地赔款外,束手无策。

楚怀王芈槐先生当楚王国第二十一任君王时,正是战国时代后期,战斗更惨烈,诡计更险恶,他的才能既不能应付复杂的国际关系,又无力改革已历时四百余年、早已暮气沉沉的楚王国内部根深蒂固的腐败政治,再加上他的贪心和愚昧,使他扮演的不仅是一个悲剧角色,更是一个令人失望的悲剧角色。

公元前四世纪是一个智慧世纪。在历时数千年严密的封建社会中,只有贵族才可以接受教育,也只有这些受过教育的贵族掌握政权。直到公元前四世纪,有两位小民,既十分贫穷,又没有一点权贵分子的血统。孤苦伶仃,像街头上流浪的、随时都会被人踩死的丑小鸭。可是,他们刻苦地追求知识,最后突然间跟火箭一样,射入太空,发出五光十色的彩虹,引起千万人头落地,促使国际局势改变。这两位智慧之星,任何一位对中国历史稍有兴趣的人,都有深刻印象。一位是周王国人苏秦先生,一位是魏王国人张仪先生。

苏秦先生说服了东方的六个大国:燕、赵、韩、魏、齐、楚,组成南北防御联盟——当时称为“合纵”,共同对抗西方秦王国侵略。秦王国对这项南北防御联盟(合纵)的组成,反应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