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豌豆文学>历史军事>抗战之血染山河> 第九百七十九章 粮食危机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九百七十九章 粮食危机(1 / 4)

“嘿,长官,您这法子还真管用,经过这么一引导,很多人都愿意来帮我们挖战壕修工事了,报名处都挤破头了。”

总指的屋子里,参谋雷雄边端着茶碗喝水边手舞足蹈的讲着他去看到的情况,脸上充满了对杨凌的崇拜。

以往他们挖战壕修工事都是部队的官兵自己动手,往往要消耗很多的体力,而且因为人员规模的限制,要完整的修好工事,耗费的时间很长。

而且战场上的局势瞬息万变,有时候刚把工事修好,就不得不放弃,然后转移到新的地方继续修,所以很耗费部队的战斗力。

许多地方的民众对鬼子都是畏惧的,对军纪涣散的部队也没有什么好感,所以他们宁愿作为一个旁观者也不愿意投身到这场轰轰烈烈的抗战救亡运动中去。

这其中重庆方面实行军事抗战为主的片面抗战主义政策有很大关系,重庆方面一直很忽视民众的力量,觉得打鬼子那是军队的事情,除了捐钱捐粮外,对民众的抗战宣传也做的很少。

而军队也一直在各处转移作战,也没有时间去宣传,一旦缺人手了,就派人去抓夫,导致军民关系极度恶化。

有时候民众宁愿去给鬼子修工事挖战壕也不愿意帮助中**队,因为给中**队挖战壕不管吃不管住,挖不好还得受到拳打脚踢。

而在小鬼子那边,小鬼子为了能够保证民夫有充足的体力完成修工事的任务,不仅仅管饭,甚至管饱,这就吸引了一大批人。

而这些人先是跟鬼子干活,干完后鬼子也会开出更优厚的条件,让他们当伪军,很多地方的鬼子就是通过这样的方式招募了一大帮伪军。

鬼子是很善于利用民众的心理的,这个时代的大多数民众生活在水深火热中,谁给饭吃就给谁干活,哪里还管爱不爱国。

特别是鬼子攻入河南的时候,正逢河南遭遇大饥荒,几百万人饿死,政府忙着打仗管不过来,鬼子却调集大批军粮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