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豌豆文学>都市言情>旧书大亨> 第二百五十五章.嘲讽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百五十五章.嘲讽(2 / 4)

元青花”。只不过,大多都是仿制的。

“有的本来就是前代仿制的赝品,看上去古色古香,很有年代感。”周教授拿“汉代青铜镜”举了个例子,“这个青铜镜是明代仿制的,藏友们很容易看漏。”

“还有些‘老东西’年代久,价值却不高。”省博物馆技术部专家陈教授接过话头,“比如说你拿来的这个老熨斗,以前是达官贵人烫衣服用的,不知道的人以为东西老就值钱,实际上市场价大概也就几百元。”

“专家派”四人一唱一和,陆续将持宝人的宝贝给鉴定开来,有理有据,说的层次分明,很清晰明了。让人不得不信服,继而大叹:“专家毕竟是专家,有一套。”

可是对于“民间派”的高和尚等人来说,尼玛,太虚伪,太假了---这些都它妈是“台词”,太“书面化”了,搞不好是从网上抄来的。

可是不管人家做不做假,毕竟是下过功夫的,连每一样宝物的出处,细微处,都能说得一清二楚,这点能力也说明了人家绝非徒有虚表,都是有真本事的人。

至少在林逸看来,周陈郑王四位专家就蛮厉害的,这一串的鉴定,也让他长了不少知识。

可是对于高和尚,吴大胡子还有鬼脸李来说,这活动就过的太憋屈,整个过程他们几乎插不上话,人家“专家派”几乎一言九鼎,他们这些野路子的“民间派”根本就无人问津,也没人主动征求他们意见,完全就是“摆设”。

所以说,参加这样的节目,心态很重要。

像林逸那种抱着学习的心态来做,就显得十分享受。

像高和尚那帮抱着出风头的心态来做,就显得十分憋屈。

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鉴宝活动出现了第一个小*,来自安阳市的藏友张先生带来的三件藏品,均被专家判定为真品,引来众人的赞叹。张先生对自己的眼光很满意,“三样分别是元代的玉牌,明代的玉制印章和民国24k金的西洋表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