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豌豆文学>都市言情>旧书大亨> 第四百七十三章.南宋版《百家姓》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四百七十三章.南宋版《百家姓》(2 / 4)

为大家都是藏家,都是古书高手,因此一眼就看上了这部书中的一个“钤印”。

大红的“钤印”只有三个字---过云楼!

……

如果说武林中有“武当”,“少林寺”,“崆峒”,“华山”---《倚天屠龙记》中的刘大门派话;那么书林中就有“海源阁”,“铁琴铜剑楼”,“皕宋楼”,“八千卷楼”,“绛云楼”,“过云楼”,并称中国古籍“六大藏书楼”。

其中“过云楼”之所以能够后来居上,名震天下,要从2005年的一场拍卖说起。

2005年,一批“过云楼藏书”首次现身拍场,作为存世最大部头的宋版,这一件是能够在民间流通的唯一件,而且本身也是海内外孤本,由宇内孤本、宋版《锦绣万花谷》全八十卷领衔的179部近500册“过云楼藏书”成交价1.8亿,创下中国古籍拍卖最高价。

此拍卖惊动海内外,也使得“过云楼”开始作为收藏界的圣地,进入大家的眼帘。

实际上,“过云楼”是江南著名的顾氏私家藏书楼,世有“江南收藏甲天下,过云楼收藏甲江南”之称。经过6代人150年传承,藏书共集宋元古椠、精写旧抄、明清佳刻、碑帖印谱800余种。顾氏家族示有家训:过云楼藏画可任人评阅,而家藏善本古籍不可轻易示人。故此过云楼藏书终年置于秘室,隐而不宣。

直至傅增湘写出《顾鹤逸藏书目》,“过云楼”藏书才大白于天下。傅氏目录记:过云楼藏书539种,其中宋元类旧椠50种,精写旧抄本165种,明刻本149种,国朝精刻本175种。

顾鹤逸死后,有四个儿子继承家产,其中当属顾公雄和顾公硕最为出彩。至今,顾家还流传着一个只要书画,不要儿子的故事。1937年,七七事变后,日寇轰炸苏州,为防止书画遭殃,顾家只能先把家藏书画中的精华部分,存入上海租界的银行保险库。1938年,在逃往上海的途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