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豌豆文学>历史军事>大逆转1906> 185.第185章 不一样的结果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185.第185章 不一样的结果(2 / 7)

距的铁路也足够用了。

但是对于中国等这种国土辽阔,人口众多,铁路运量占有极高比例的大陆国家来说,这种马屁股轨距的铁路就是个坑了。

本来铁路类似海运一样,存在着规模优势效应,最适合运输大件产品的。但是英制准轨铁路的实在太窄,列车的长宽高就只能定得很低,而公路标准因为是后来制定的,对长宽高的限制反而更高。结果到最后各种大件物品反倒需要用公路来运输,而铁路的运量也远远没有发挥出来,搞得后来随时都车皮紧张。

到了大伙发觉不对的时候,已经是积重难返了。几十年的发展下来,铁路系统已经拥有了数量庞大的桥梁、涵洞、铁轨和机车保有量。如果想改轨距的话,这些都得废掉重来,这可是一笔天文数字的开销,以及天文数字的工程量。恐怕就是换成开了挂的文德嗣,也不敢下这种决心,所以只能继续这么尴尬的将就着了。哪怕是到了23世纪,新型轨距的铁路也都只能在外星殖民地铺设。

此外,还有就是城市和公路规划等等,各种当时因为缺乏远见或图便宜,结果搞得后来要花费几十上百倍的代价来擦屁股的坑爹工程。

作为穿越者的好处就在这里,可以很清楚的知道很多“当时看起来很美好很便宜”的东西的弊端,这在工程建设上就更加明显。要么不建,要么就宁可多花钱也要建好。所以现在中国不但跳过了铁路轨距这个大坑,连带城市和公路规划都重新搞了,桥梁、涵洞这些个重要的工程自然也不例外。

在目前中国的内河航道上,所有的桥梁都是经过了重新计算,大多数都进行了加高,足以保障今后的航运不会因为桥太矮而受影响。当然这些桥梁也同时进行了大幅度的加固和加宽,桥面加到了十二到十六车道,以保障以后的通车能力,至少不容易出现过一座桥要等几个小时,堵车堵到天荒地老的尴尬局面。

今年的除夕是2月5日,现在武汉的各个商家已经在囤积年货了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