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豌豆文学>历史军事>大逆转1906> 233.第233章 北京的一天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233.第233章 北京的一天(2 / 8)

一笔极大的花费,后来实在不行了,又花了海量的金钱和人力物力,把各个工厂迁出去,劳民伤财的重复建设搞了不少,效果还不咋样。

有了大图朝的前车之鉴,所以文总一开始就不打算在北京建重工业,直接把它定位成旅游、文化和教育为主的城市。而且像北京这一类的古城,发展现代工业就会与很多古迹产生冲突,不管是拆迁还是整顿,都要花费大量不必要的人力物力,显得得不偿失。所以本位面中国的建设规划,就是将现代工业移到那些没有什么历史基础的新兴城市,将北京、南京、长安(建国后,西安就恢复旧名了)等历史古城发展成旅游和文化产业城市,这样既充分利用了它们的文化优势,还能增强民族意识。

俺大清时期的北京城,别看是首都,可城内除了紫禁城一片,其他地方用肮脏都无法形容,道路泥泞,倒是是人畜粪便,街道上污水横流,就连四九城也好不到哪儿去。直到北洋上台后,才开始整顿市容,不过面对科社党的攻势,他们也没什么精力来管。

这样的市容显然是不足于作为一个旅游城市的,在新中国建立后,就对北京就行了全面整改。经过几年的建设,现在整个北京城都已经重新修缮了。城里所有的道路都已经改成了水泥路和石板路,所有的破旧民居要么就地推倒重建,要么就索性拆迁。像那些有价值的古迹就在保留原有模样的基础上,进行全面修复和翻新,现在整个城市都显得干净整洁,就像一座全新的城市。

故宫紫禁城这一块儿更是旅游重点,被全面休整后,改成了文化博物馆。这里按照文总的意思,宫殿楼阁都全面恢复到明朝时期的名字,其中的摆设也全面复原到明朝的模样。就连清朝时期增建的那些建筑,也把满汉两种文字的牌子换成了汉字的牌子。因为文总非常讨厌清朝,自然是能抹掉就抹掉了。

自从故宫博物馆在前年6月完成整修,全面开放之后,就成了国内著名的景点,每天都有为数众多的来自各地的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