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豌豆文学>历史军事>大逆转1906> 536.第536章 太空试验田(下)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536.第536章 太空试验田(下)(2 / 7)

统内物质的闭合循环。这样一来,仅需少量贮藏的食品和水就可以满足乘员生活之需,为彻底解决长期载人航天的补给难题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方案。

在原时空的历史上,自从人造卫星问世以来,科学家们就开始了在太空的植物栽培试验。美、俄等国已在空间站上试种和培育了豌豆、小麦、玉米、稻谷、洋葱、兰花、郁金香等100多种植物,以研究宇宙飞行中各种因素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苏联航天员在“礼炮”号和“和平”号空间站上长期生活期间,播种过小麦,洋葱、兰花等植物,结果表明,植物要比在地球上生长得快,成熟得早。

美国在太空实验室和航天飞机上也进行过种植松树、燕麦、绿豆等植物的试验,发现这些植物在失重条件下其生长不仅没有受到影响,而且与地球生长的同类作物比较,其蛋白质等营养物质含量普遍更高。这说明在宇宙空间种植农作物是可行的,而且可以提高产量。与此同时,美、俄两国还在太空进行了动物的繁殖试验,结果证明,果蝇、蜘蛛、鱼类等动物都可以像在地面上一样自由生长、繁育。

太空农场中,植物可以在沙土或泡沫中生长,也可以悬在空中,植物只要有水、养分和支撑,就可以在太空失重条件下存活、发育和生长。而且风调雨顺,季季高产。农场中的牛、羊、鸡、鱼等动物也能正常生长,可为太空居民提供新鲜的蔬菜、水果和丰富的肉、蛋、奶等食品。

到了22世纪,那时的人类足迹已经遍布银河,对于太空中的动植物饲养和培育也已经有了丰富的经验。在文德嗣穿越前的23世纪时,人们更是进一步发现,人类如果长期处于没有其他生物的环境中,很容易换上忧郁症,这种特殊的心理疾病被称为“生物环境缺乏抑郁症”。因此,当时的国际组织和各国政府都强制规定了,凡是在地球外长期驻留人员的地方,必须配备生物小环境——小生态圈,饲养上各种动物,栽种各种植物。这也是文德嗣的那栋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