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豌豆文学>女频综合>闺门秀> 第三百三十三章 破绽处处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百三十三章 破绽处处(1 / 6)

有些事情,一旦有人起了疑心,破绽就会越来越多。

秋叶身为张氏的心腹大丫环,虽然不是每一个破绽都能看出来,但是张氏看见的东西,她也看见了,她需要的只是一个联想的契机。

在她的细述下,赵玮与赵琇发现了越来越多的疑点。

比如她陪同张氏、米氏从曹家返回建南侯府时,赵炯与牛氏已经准备要将老郡公入殓了。当时还是夏天,若说是为了防止尸首**,也不是说不过去,但匆忙到连张氏这个正室妻子都没能好好见上老郡公最后一面,这说不过去。更奇怪的是,当时赵炯夫妻已经为老郡公换上了入殓时的服装——不是寿衣,而是老郡公过去的戎服,全套装备上了,包括头盔在内。老郡公是武将,穿这么一身衣裳下葬,也无不可。问题是,他当时都六十多岁了,在开国功臣中算是高寿,因此府中早就备好了寿衣,为何不给他换上精工缝就的寿衣,而是改穿戎服呢?此外,就是那个老问题——这么急着换衣服做什么?

秋叶看到老郡公额角上有块青紫,那是她能看见的地方。那在老郡公的头盔下面呢?是不是有什么异状?张氏扑到丈夫身上痛哭的时候,赵炯为何要急急忙忙拿些莫须有的理由责备张氏?还特地提到了老郡公额头上一块算不得什么的青紫。谁都没问那块青紫是怎么来的,他反倒主动说了,倒让人觉得有些欲盖弥彰的意味。而在张氏回府之前,他还一直拦着不让赵焯接近尸首,会不会也是在担心后者会发现什么?

又比如,赵炯与牛氏声称老郡公是在正院的书房里出的事,为此将书房内外侍候的人全都撵到了山东庄子上。而这些人。在不久之后又据说是死了。既然书房内外有人侍候,赵炯又为什么指责张氏没有管教好下人,以至于老郡公晕倒时。没有人发现呢?这不是自相矛盾吗?

再比如,西路前院原本侍候的人,事后也被以疏忽职守、没有及时发现老郡公身体不适的罪名,全部打了一顿,同样撵去了外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