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豌豆文学>玄幻魔法>烽皇> 第三十七节 实力考虑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十七节 实力考虑(1 / 5)

其实从郭岳提及了雷泽发现青蛟之后,江烽就已经在考虑这个问题了。

淮右军事力量膨胀得很快,从当初固始军到浍州军,再到现在的淮右军,这一年多时间里,实现了三连跳。

从一军到现在加上水军、牙军、骑军,已经达到了八个军。

如果这一次王邈在河朔的招募延揽成功,预计淮右军会迅速膨胀到十个军,这也就意味着淮右将拥有二万五千兵力。

应该说,通过江烽提供的基础训练方式,比如队列训练、基本素质训练方法等,淮右军的普通士兵的基本素质是没有多大问题了,甚至在军纪上还要强于不少藩阀军,但是淮右军最大的短板仍然是各级武将军官的武道实力。

淮右军短期内就会达到十个军,这也就意味着需要二十名军指挥使以及军都虞候。

而按照当下各藩的标准,担任军指挥使基本上都要求应该是天境养息期的高手,军都虞候也起码要求是静息后期的高手。

若是像是在大梁、河东、河朔、泰宁等军事力量较强的藩阀,一般担任主力军指挥使的都要求是天境养息后期的高手,甚至可能是太息期高手,而军都虞候也大多是养息前期的强者。

当然并不是说武道水准越高,在指挥能力上就越强,但是一个无法在关键时候站出来率军冲锋或者独当一面的军指挥使和军都虞候,绝对是要逊色不少的,甚至可能会功亏一篑满盘皆输。

在厢军指挥使的要求上就更高了,固息后期都是最起码的标准,而且都还有相当充裕的术法武器作为辅助备用。

包括大梁、河东、河朔、泰宁、南阳这些军事强藩,真正遭遇大战需要动用一厢军力的情况下,基本上都是由小天位高手挂帅,甚至在较为重要的战事中还要另选一位小天位高手为副。

可以说淮右军的成长基本上是建立在低烈度战事中成长起来的,没有真正遭遇过像样的硬战苦战,尤其是和那些强藩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