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豌豆文学>科幻灵异>邪灵秘录> 第三十三章 失散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十三章 失散(1 / 5)

我们出了殿门,便向着另一边的通道而去。

这条通道大约有两人高,顶部呈拱圆形,有很明显的西域风格,入口的两旁,还雕刻着浮雕,只不过由于年代久远,不太容易辨认。

我们又不是考古的,对于这些自然没什么兴趣,郝教授虽然想多琢磨一会儿,但他是个分轻重缓急的人,也知道现在不是做考察的时候,便没有停留,径自走向了通道口。

另我们所有人感到讶异的是,通道里面的情况,和我们所想的情况,完全差了四万八千里。

我不知道别人是怎么想的,但我对于这条通道的初步设想,就是一条拱圆形的通道,根据入口判断,里面应该比较宽松,但现实恰恰相反,里面非常的狭窄。

之所以狭窄,是因为这条通道,居然塌方了。

只见这条隧道,几乎呈现出一种垮塌的状态,入眼全是巨大的石块,能容人通过的,只有这些石块间的缝隙,有些缝隙很大,能供人爬过去,有些缝隙很小,连一只脚都难以踏入。

而我们头顶,隧道的顶部有一半已经垮塌,露出顶部的另一层青砖,古时候的工程跟现在的豆腐渣工程可不一样,那时候的人,心还没有那么黑,在房屋的建造上,都很老实。因为古人云:人有所居,心有所安。

一个人在世上,没有属于自己的房子,自己的家,就会有种颠沛漂流的感觉,同样,深受汉文化熏陶的西域也是如此,这大概也是中国人购房情结的由来,在国外,很多人租房子住一辈子,都觉得很安乐,这一点放在咱们中国人身上,绝对是受不了的。

因此古人对房子极其看重,所以建筑工艺也达到了极高的水平,我们眼前的通道,为内外俩层巨型夹砖,内层已经完全垮塌,而外层也已经露出蜘蛛网一样的裂缝,恐怕要不来多久,也会由于沙土的压力而坍塌,到时候就连细缝也无法剩下了。

许达昌打着手电筒看了一圈,道:“入口是拱形,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