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豌豆文学>玄幻魔法>平天策> 第七百三十九章 奇库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七百三十九章 奇库(2 / 4)

虽然不是盐湖,但也是类似石灰水一般的不产任何鱼类和贝类的死湖。

越是稀少,就越是珍贵,所以珍珠、一些珍稀贝类的贝壳,以及罕见几种珊瑚,在党项和西域一直都是最顶级的流通货币,现在夏巴族制造的一些珠子虽然成为流通货币,但肯定还无法和珍珠、珊瑚之类相比。

更何况夏巴族的一些珠子的原材,本身就有珍珠和珊瑚磨成的粉末。

但在这份清单上,拓跋氏在达尔般城里竟然足足有三个库房是用来堆积各色珍珠和珊瑚!

按照这些拓跋氏将领的描述,按照这些库房的大小,夏巴族这些高阶将领觉得哪怕将整个夏巴族的所有这类宝物堆积在一起,恐怕也填不满其中一个库房。

除此之外,达尔般城里竟然还有三个库房是专门用来放置绿松石和帝王青石以及各色美玉!

在西域的佛教最早流传至北魏、吐谷浑和党项时,许多传教僧侣随身所带的法器大多都镶嵌着绿松石,绿松石被这些僧侣和信徒认为具有独特的加持作用,而且长期佩戴,能得到佛的庇佑。

南朝的许多学者最初研究西域佛教的流传,留下的笔记之中,很多都不乏恶意的揣测,觉得西域这些传教僧侣恐怕是故弄玄虚。

这些学者都揣测是否这种东西其实在西域数量不菲,他们赋予这样的意义之后,这种东西自然成为神圣的宝石,价值惊人。这样这些僧侣随便拿出一些,都可以解决他们行走所需的财帛。

但后来许多事实证实,其实这种绿松石在西域倒是出产甚少,相反在南朝和北魏的境内倒是有一些矿脉发现,只是大多是铁矿和铜矿的伴生矿,一是开采并无多少数量,二是这种绿松石矿石表面往往有黑泥或者石壳包裹,便是在这些矿石之中挑选出来,都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

经过了这种证实,佛教在北魏和南朝渐渐盛行之后,这绿松石在南朝和北魏倒是反而也价值惊人。

绿松石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