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豌豆文学>历史军事>明末传奇> 第四百一十二章 异样的苗头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四百一十二章 异样的苗头(2 / 5)

还是朝廷的军队,没有监军是说不过去的,其次就是郑家军的总兵、副总兵等人选。也要适当的予以调整等等。

这些建议,被内阁次辅张凤翼以及兵部尚书杨嗣昌怒斥,他们的态度非常鲜明,辽东无战事,并非是彻底安全了,满八旗虎视眈眈,实力依旧强盛,随时可能进攻。流寇尚未被彻底剿灭,如此情况之下,居然有人提议裁撤军队。自毁基脚,这岂不是想着断送大明之江山。

早朝的时候,张凤翼和杨嗣昌甚至直接说出朝廷里面有内鬼。

可就算是张凤翼和杨嗣昌如此说,但有关裁撤军队的建议,还是不断的出现。

当然,目前这种情况之下。所谓裁军的建议或者是奏折,是不会登上大雅之堂的。更不会在早朝上面明目张胆的提出来,没有谁敢冒这样的风险。大家都清楚,关宁锦防线关乎到京城的安危,万一辽东大规模裁撤军队,导致守卫的力量薄弱,让后金鞑子突然攻破甚至是占据,那京城就危险了,一旦京城出现意外,就预示着大明王朝的灭亡,这样的后果,无人能够承担,就不是嘴上说说那么简单了。

可有些事情的出现,让张凤翼和杨嗣昌无可奈何。

内阁里面,张凤翼主要是管辖兵部、刑部和工部的事宜,侧重于管辖兵部的事宜,而户部是被钱士升和侯恂直接管控的,已经是内阁大臣的侯恂,依旧兼任户部尚书,决定户部府库的一切开销,张凤翼是无法插手户部事宜的。

最大的问题就是拖欠军饷的事宜。

军户制度已经名存实亡,特别是在北方,连年的灾荒,让军户的日子无法过下去,比老百姓还要可怜,募兵制早已经替代了军户制度,既然是募兵制,那就需要军饷来维持,军士长时间拿不到饷银,肚子无法吃饱,无法养活家人,打仗那就是奢望了。

朝廷曾经因为拖欠军饷的事宜,有过惨痛的教训,没有谁会忘记这一点,按说在如此惨痛的教训之下,拖欠军饷是很不明智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