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豌豆文学>历史军事>皇宋锦绣> 第九十三章 紫衫木和海贸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九十三章 紫衫木和海贸(2 / 4)

宋,只能够算是普通,甚至有些劣质的丝绸,却可以到欧洲换取同样重量,甚至是数倍重量的黄金,一匹普通的丝绸,按照常见的米重60克来算,33米长左右,就可以达到2千克左右。

这样的普通丝绢,在北宋,值1贯,因为丝绢跟铜钱,是可以对等交换的,在交国税上面,丝绢跟铜钱是同等的地位,可是这么价值的丝绢,变成丝绸,出口国外,可能到阿拉伯,就可以创造出10倍的价值,到了欧洲,更是价比黄金。

也就是说,一贯铜钱,1两白银左右的绢,到了欧洲,可以变成2千克黄金,也就是4斤黄金,这个换算成白银,最少也是400两白银。北宋斤是十六两,可是两跟现代的两差别不大,也可以进行同类的兑换。

400倍的差额,难怪在大航海时代,欧洲商人前仆后继投入到这个航海之中,400倍的差价,足以让人疯狂,这是一个远比毒品更加可怕的贸易,这才是无数欧洲人前仆后继,疯狂的前来中国的根本原因。

也因为财富的推动,让欧洲从大航海时代之后,逐步的超越崛起,成为了世界上最强的一极,本来一直都领先的中国,却在元朝和清朝遭遇了重创,这两个朝代,科技和国家的发展,不是进步,而是退步,元朝还好说,只有一百年左右,可是清王朝超过300年。

这三百年,正是欧洲大发展的三百年,无数航道,无数殖民地,世界上各处的财富,纷纷集中到了欧洲,一系列现代意义的学科和工业奠基了之后,在夯实基础,才有了后面,工业革命的爆发。

北宋开始出现,专门针对海上贸易的外向型的工坊,却主要针对阿拉伯,相对于欧洲,阿拉伯才是大生意的,跟欧洲之间的贸易,只是通过阿拉伯的周转,从海上转上陆上,然后再转到海上,或许,就是辽阔的大草原的一条古代丝绸之路,无论是哪一个,都蕴含着巨大的不确定性,用来交易一些珍贵的,有重要作用的资源还好说,紫衫木算了吧。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