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豌豆文学>历史军事>皇宋锦绣> 第二百四十三章 调整和改进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百四十三章 调整和改进(2 / 5)

看起来从80文降低到70文,这个幅度不多,所有的铁制品,可不是一两斤,一把铁棍都有十来斤的重量,这种情况下,减少10文的成本,对于成品来说,可能就是一两百文,这个价格非常的有诱惑力。

虽然说,定海军千头万绪,赵信还是没有离开,他需要先把这里给捋顺了,工业化的生产,有很多东西是可以调整,这跟之前铁匠的调整不太一样。

原来的馒头肥皂这些的东西,暂时没有什么可以提升的地方,畸变有,都是细微之间的,可是工业化生产,这不一样,一点点的疏忽,就会造成巨大的浪费,而一点点的提升,就会让成品率和成本大幅度的降低,在北宋这个时空,没有人能够替代他做出这个调整。

工业化生产,是一种全新无比的东西,比如说一些协调统筹,让所有人都的投入到一个事情上面,让每一个环节之中,都差不多的前提下,看起来,每一人的工作量没有太大的提升,可是最终,整体的效率提升的非常的高,在一系列的环境之中,进行一些调整,这算到了每一个单位之中,就可以的提升不少。

估计,不可能如同之前,一下子腰斩,可是最少也可以压缩个十文左右,也就是说,铁的价格降低到30文以内。

10文左右,看起来不起眼,可是一天如果是40万斤的话,一天就可以节约成本4000贯,在这个总量提升到一定程度上面的的,最终的量能可怕到要命。

大型工业产品,别说是10文了,半文都是一个可怕到极点的数字,特别是量能突破的程度。

赵信为什么选择铁,因为在一定的量能到达之前,铁的需求量是不会减弱多少的,甚至伴随着价格的降低,一些新的用途会开发出来。

比如说,北宋现在,铁的用途大部分都是菜刀,农具,一些铁棍等必须的铁制品,还没有进入到其他的领域。

可是当铁的价格降低的时候,可以利用的领域也就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