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豌豆文学>历史军事>皇宋锦绣> 第三百零二章 马拉火车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百零二章 马拉火车(2 / 5)

重,对于铁路的要求也不高,每米15公斤左右,已经是一个合适的重量了。

现在,炼钢厂的普通配方钢铁就可以使用,这对于定海军来说,是一个易于实现的利好。

实际上,马拉火车,也是晚清的一个可笑的玩笑,当时世界各国都已经普及了铁路,铁路不但成为了投资的热点,也成为了商业发展的关键。

可是清朝为了可笑的震动祖宗陵寝这个可笑的理由,去掉了火车头,改用马拉的方法,从1881年铁路通车,到1885年中法战争,三四年的时间之中,一些驽马拉着笨重的车厢,往来于这个不足10公里的铁路上,把一车车的煤炭运出来。

在19世纪末,这种方法,是愚昧的,是拒绝先进的,那是可怕的笑话,可是在一千多年前的北宋,却成为最为方便的解决办法。

马的速度,取决于多方面的,马本身的速度和力量是恒定,跟地面的摩擦系数,成为了载重的最重要的标准,当然了,这是四轮马车,二轮跟四轮的相比,还有合理性,承重力,能够拉起的重量变化巨大。

有铁轨的话,保守估计,几匹马拉起来几吨的东西,是没问题的,省力,还速度快,这几乎是完爆二轮马车。

快速交通,无外乎是水泥路和铁路,前者耗费巨大,就拿普通的村村通那样的水泥路来说,6米左右宽度,20公分的厚度,耗费的水泥,每公里1200方,这是一个可怕的数字,不含钢筋的混凝土,密度大概是每方2.4吨,就算是扣除沙子,石子这样的天然矿物。每公里会使用500吨以上的水泥,还有数十吨的钢筋。

虽然说,水泥生产较为容易,那是跟钢铁比起来,投入巨大,还需要特别的资源,就算是兴建大规模的水泥厂,估计能够勉强跟钢铁差不多,年产量500万吨。

这样的水泥产量不少,可是能够的建造多少公里道路,1万公里,很多么,不多啊,5条1000公里的道路,就要把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