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豌豆文学>历史军事>皇宋锦绣> 第四百一十三章 水利核心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四百一十三章 水利核心(2 / 5)

这又不是水库蓄电,要蓄满水之后才能够发电,这只是最基本的农田水利的,本末搞清楚就可以了。

一目了然的结果,虽然蓄水的只是位于核心位置,不到6平方公里左右的小湖泊,可是稍稍看看周围的布置,就已经知道,整个蓄水的面积到底有多大了。

有什么,跟实际的例子相比,哪怕是最想挑刺的那些保守派,也无话可说,都摆在明面上了,还拿什么说,这么一个巨大的蓄水池,把黄河之水进入,只要通过沟壑,就可以引流到其他位置,甚至,真的没有落差的话,还可以用畜力拉的水车,进行抽水,这样的效率,比单独人的效率,不知道高了多少。

水是流动的,只要有一定的力量作用,就可以自动的进入到沟壑之中,然后满足灌溉的用水。

对于基础建设,对于农田水利的投资,之所以有人反对,那是因为资金的关系,朝堂上面的资金,都是拙荆见肘的。

朝廷的资金,需要首先满足整个朝堂的正常运行之后,才会考虑到其他的方面,就算是稍稍剩下一笔钱,也就是缝缝补补,不考虑效率,只考虑可能出现的问题。

没问题,或者是少点水,最多就是减产而已,可是一旦出现问题,比如说,大范围的水灾的话,那个影响可就大了,一旦淹没超过百万亩,百万亩绝收,带来的影响,可不简单的是100万石粮食那么的简单,那个局面是连锁性。

在遇到赵信之前,叶清臣更多的是糊裱匠,在目前北宋比较恶劣的财政状况之下,不停的游走,减少一些支出,让五个盖子,盖住六个瓶子,每年能够做到的有限。

也就是赵信的出现,让叶清臣有机会,整修一下北方的农田水利,因为此时此刻,因为资金的长期不足,北方水利系统已经到了崩坏的地步。

就这样,也是满头包,效果如何先不用说了,资金问题更加的严重了,好在,有限的一点资金,哪怕浪费很大,还是用到了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