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豌豆文学>历史军事>灭明> 第418章 达鲁花赤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18章 达鲁花赤(1 / 5)

李自成送走了罗布桑,立即召见李过:“派出游骑出城,不惜一切代价,探出蒙古人的大营所在,以及蒙古骑兵的大致数量!”

既然要和谈,就得知道蒙古人的底线,而这个底线,与蒙古人的实力有关。

蒙古人没有商业意识,他们不会等价交换,一切都与实力相关,军事实力越强大,要价就会越高,反之,如果明知实力不济,他们绝不敢狮子大开口,甚至会依附在汉人的羽翼下求得发展。

要想掌控着与蒙古人和议的主导权,必须弄清蒙古人的实力。

李自成原本并没有和议的打算,更没想到蒙古人会主动派出使者。

他虽然想要彻底灭掉蒙古人,永远解除华夏北部边境的兵患,但这是一个长期而且极其艰苦的过程,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绝不会一蹴而就。

以天命军目前的实力,实在难以达到这个目标。

而且,他已经预感到,洪承畴以后会盯着固关,甚至已经渗透入陇右、西宁等,如果自己的主要力量被牵制在卡当城,势必被洪承畴所利用,一旦天命军东西两线作战,面对的又都是体量极为庞大的大明朝廷、蒙古黄金家族的嫡系后裔,天命军势必处于极为凶险的境地。

林丹汗主动和议,恰好给了天命军一个机会。

如果西线停战,达成一个相对稳定的和议,则洪承畴绝不会在短时间内再打固关的主意,上次兵败固关,他需要总结,需要积蓄力量,而且陕北盗贼也会拖住他的主要兵力。

李自成并不反对与蒙古人达成和议,问题是达成一个什么样的和议。

单纯从军事上来说,天命军应该算是小胜,至少伤亡的蒙古骑兵,数量远远大于天命军的数量。

在军事实力占优的情形下,即便天命军需要和平,李自成也绝不会达成“丧权辱国”的和议。

后世满清的那位“千古一帝”,明明在军事上取得压倒性胜利,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