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豌豆文学>历史军事>灭明> 第911章 初试锋芒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911章 初试锋芒(1 / 5)

重庆级就是青海水军的北川级,经过试验,技术已经成熟,满载排水量六百石(三十吨) , 有两层甲板,三桅栏帆,两侧共装载六门舰炮。

青海水军最先进的战舰,并不是北川级,而是西宁级,满载排水量达到两千石(一百吨)三层甲板,四桅四角帆,两侧预计可以装载十八门舰炮。

但西宁级只建造了一艘,还是留在青海,周坤进入长江流域后,因长江上中游水道过窄,又有三峡这样的险滩,并没有继续建造西宁级,直到水军进入湖广,突破三峡的限制后,曹建才又开始在荆州加紧建造西宁级战舰。

不过,对付左良玉的这些民船、商船,重庆级已经足够震撼了!

周坤不仅调集了五艘战舰,还有大量的运输船和小型战船,不过,这些舰船集中于九江北岸的时候,花了大半个月时间。

九江对岸是湖广黄州府地界,但黄州的江面并没有大型码头,除了小型战船和部分运输船停在岸边,重庆级战舰全部停靠在蕲州的江面上。

李自成的中军大营,早已离开蕲州,在靠近江岸的新开口镇重新扎营。

炎炎烈日,骄阳似火,微风之下,江面上波光粼粼。

重庆号打头,奉节、顺庆、龙安、建昌四艘战舰一字排开,还有不少小型战船、运输船紧随其后,绵延数里。

用这样的舰队去攻打左良玉部的船队,实在是杀鸡用了牛刀,不过,长江水军平日没有上分量的对手,主要是充当运输兵,像今日这般找到一个对手,已经很难得了。

水军毕竟是军队,平日仅靠操训,不但枯燥,也无法检验和提高战斗力,只有这战场上,通过不断战斗和经验总结,才能提高军队的战斗力。

自从天命军的水军顺江而下,左良玉部的船队,就失去了往日的威风,巨舰面前,他们明显减少了出巡的时间和次数,宁愿靠在码头,接受步兵的保护。

午时一刻,重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