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豌豆文学>历史军事>带着工业革命系统回明朝> 第九百七十八章 学校制(五更)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九百七十八章 学校制(五更)(1 / 3)

“还有参加科学院入学考核的学子年纪相差太大,小的不过十四五岁,大的有六七旬,所学所领悟相去甚远。 没有合适的教书先生讲解新学四科,我们几乎都是靠着官府发下的教材自学应考,遇到真正的试题时与预期有些落差。”柳如是将发现的选拔考核不足之处向楚云一一述说。

“你说的很有道理,这些都是我所再三考虑的问题。当初使用入学考核代替八股为主的科举制,实际是应急之策。若是我们当时不干脆利落地取代旧有的制度,而选择了继承,那么以后容易尾大不掉,再改革需要付出巨大的代价。”楚云说出自己做法的原因。

“既然是临时之计,自然是存在许多的问题,我们正在想着完善措施,那便是‘学校制度’。”楚云又解释自己的补救之策。。

“何谓学校制度?”筱秀儿也甚为不解。

“可以简单地理解为让不同年纪的人接受不同阶段之教育,而这样的教育是连续衔接,由下至的。年幼者,进小学私塾学习拼音、识字、算术、几何。年少者,进学学堂学习史、法理、数学、理学。成年者,或进高等学院深造,或进技术学院学一门手艺,不费此生。”楚云解释道。

几个女子听了楚云的解释,眼一亮。楚云的想法似乎很好地解决了目前的一些棘手问题,如参加入学考核的学子参差不齐,而且还便于管理和教育。有了小学私塾、学学堂、大学学院、技术学院,可以因材施教,针对不同年龄段的人展开不同的教育。

“小学私塾再设不同的年级,按照年纪层层而。这种方法极好,是目前有些孩童虽然十来岁,不过他们很多人却未必识字。也是说最开始的一批人,该怎样的年级是一件令人苦恼的事情。”楚云说出了即将试行的新制度遭遇的问题,那是盲太多了。

即使一个20岁的人,按照年纪段划分,他应该在大学学院,但是一个字都不认识的话,似乎要从小学私塾开始教育,不然是进了大学学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