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豌豆文学>历史军事>带着工业革命系统回明朝> 第九百八十五章 适者生存思想的流行(二更)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九百八十五章 适者生存思想的流行(二更)(1 / 3)

天津卫码头,沉默了几个月的东方号蒸汽布缆船蓄势待发,有工人在下下搬运物资。

东方号布缆船又承接了新的布缆任务,正在准备船员出海航行所需要的物资。

“这一次的布缆任务与次抵达横滨港的海底电缆相规模要小一些,我们只需要将海底电缆拉到汉城,那里是高丽国的王城。如果京城到汉城的海底电缆铺设成功,那么渤海有了三条最主要的海底电缆,到辽南、江户城、汉城的海底电缆。”

海军总司令纳尔逊接收到了来自军部的任务,与次接通到东瀛国的海底电缆不同,这一次的目的是要使高丽国纳入华夏的电报络系统。

高丽国王世子李溰台以后,实施更加亲近华夏的外交政策,继续以华夏为宗主国,同时派遣更多的留学生学习这边的知识,并且按照这边的体制进行变革。

成立电报站的想法还是李溰主动派人提起来的,他认为高丽国既然要全面学习华夏,也应当设立电报站。于是京城到汉城之间的海底电缆项目开始实施了。这个项目不只是华夏单方面出钱,而且高丽国也参与了投资。

按照设想,汉城的电报站投入使用之后,如果九州军的工厂和技术人员闲置,那么可以帮助高丽国建立自己的电报络,以应付自从王世子李溰台以后不断发生的叛乱。

“预计布缆的时间要多久?”天津卫总兵跟在纳尔逊的旁边,略有兴趣地问道。

作为天津卫的总兵,他可是在这个地方见识到了各种东西,如接待东瀛使节团、高丽使节团、不列颠使节团,目睹海底电缆的建造等等。他相信自己如果写出一本回忆录,说不定还会很是畅销。

“这次预估花费的时间是次到东瀛国海底电缆项目的一半左右……我一个海军司令,现在都变成了布缆工程师。”纳尔逊自嘲道。

他以前所在的时代欧洲处于英法争霸的时代,终其一生都与海战逃不开关系,甚至他都是在海战丧命。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