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豌豆文学>历史军事>带着工业革命系统回明朝> 第一千二百六十六章 三条铁路计划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千二百六十六章 三条铁路计划(1 / 3)

“工部已经批准了修建宁芜铁路的方案,但是对于私人运营的铁路段,只有三十年的特许运营时间。三十年后官府有权将铁路收归国家所有,你们估计需要仔细确认是否能够在三十年内收回成本以及获取一定的利润。”

江淮行省民政官喻思恂找来芜湖商人的带头人汪常远,向他说明了掌管铁路建设的工部的反馈。

民间资本最为活跃的江淮、浙江两个行省对于铁路这种新事物的热情最高,工部对于他们要求修筑铁路的请求自然应承,只要他们投入铁路的资金不会导致行省破产。

“三十年的特许经营权应该足以盈利,三十年后我们这批投资的人都不知道还在不在人事,如果三十年的时间都未能收回成本并盈利的话,那么我们根本就不会考虑投资于这一段铁路。”汪常远说道。

他们商人自己心里有一套账簿,定是权衡过其中的利弊。

“不过修筑铁路要求大量熟练的铁路工程师、铁路工人,对于这一点请求,出现了一点变故……”

“什么变故?不会是官府无法给我们提供铁路工程师和工人吧?我们出钱还不行?”汪常远惊疑道。

铁路方面的人才被官府所垄断,没有官府提供这方面的人才,他们根本就没法建铁路啊。

“倒不是钱的问题,而是官府除了批准修筑宁芜铁路的方案以外,还批准了就苏杭铁路、还有广东行省广州城到佛山镇、澳门岛的铁路。也就是说长江以南有三条铁路要同时开工,修筑南京到苏州铁路的工程师和工人需要分配到三个工地,仅仅凭借他们根本就无法同时修筑三条铁路。”

“那我们宁芜铁路该怎么办,我们当初申请以私人的名义修筑宁芜铁路,其中一个重要的前提条件就是官府要能够给我们提供足够的铁路人才帮助我们顺利将铁路建起来。而且我们基本上只要提供资金就足够了。我们对于铁路修筑之事可是一无所知,要是没有铁路人才的话,我们芜湖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