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248章(1 / 6)

第2248章

柳老爷子诧异地看着我,“想不到小冯对中国文化还有研究?”

安老诧异地去看了柳老爷子一眼,我估计是他诧异于老爷子对我那“小冯”的称呼。我即刻谦虚地道:“老爷子,我这研究说不上,不过看过一些这方面的书。”

安老说:“你继续讲下去。”

其实我是特意用中国文化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东西来回答安老的这个问题的。柳老爷子是文史研究的,而安老和他是老朋友了,他也必然对这方面有一些研究,所以,我觉得只有这样的东西才可以打动他。

随即,我沉吟了片刻后就继续地说道:“在《道德经》第四章中,老子说‘道冲,而用之或不盈也。渊兮似万物之宗,错奇瑞,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谌兮似或存。吾不知其谁之子,象帝之先’。

在这一章里,在老子讲解了万事万物的作而弗始,生而弗有的胸襟,以及社会的理想状态‘为不为,则无不治’的成因,一正一反地解释了道就是顺应自然规律,效法自然,为人处世应当本分、务实。

毛泽东的为人之道就是:恢宏大度、既有原则性,表现领袖风度,又处处关怀温馨真心让人们感动敬佩。不论是与上级或者群众、政治对手或者同盟者、或以私人或者组织名义与别人交往都清理分明,严慈相济。

曾国藩的为人之道却是:以铜为镜,可正衣冠;以古为镜,可知兴替;以人为镜,可明得失。当然就曾国藩的整个思想文化体系来说,其根本目的就是‘卫道’,即为封建阶级服务。

但不管怎样,我们将其有价值的精神导入我们现代的政治经济文化大潮中,将其合理的伦理道德、家族思想导入现代家庭和人际关系中,这还是非常的具有现实意义的。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如果我们细细品味就不难发现曾国藩的文化思想精粹,对促进社会政局稳定经济发展,人际和谐,从而构建和谐社会,更具现实效用。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