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豌豆文学>历史军事>唯一战胜国> 第四十八章:轰炸机试飞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四十八章:轰炸机试飞(1 / 5)

仆内门公司不得不跑来与华东化工公司谈判,想与华东化工公司签订一种卡特尔模式的协议。

即双方商定价格,然后各占据多少百分比的市场,这很符合当前这个时代的商业主流形式——垄断。

当托拉斯模式无法垄断市场时,他们依旧会想方设法进行垄断,最普遍的模式就是联合竞争对手,以合作的方式为双方谋取利益。

这是一种合则两利分则两伤的道理,道理是很浅显,不过此时华东化工公司占据绝对姓的竞争优势,根本无需进行合作,因为竞争只会把仆内门公司击垮,而华东化工公司最终将获得整个国际市场。

因此仆内门公司的谈判遭到了拒绝,华东化工公司不会妥协。

华东化工公司的立场,也代表着所有华东自治三省的各企业的立场,在中国市场内不会与洋人合作,不过一些在国际上的竞争优势并无太明显的商品上,可以进行合作,不过仅限于国际上的。

而那些洋人显然还没有想到国际上的合作,大多与仆内门公司一般,抛出的只是中国市场上的合作。

在货运方面,华东近海运输公司的船只还不足以运输全部的商品,不过华东近海运输公司的出现,引发了太古洋行与怡和洋行的削价竞争。

以前在长江、近海各港口运载货物,每吨运价是三元左右。此时华东近海运输公司一出现,太古洋行、怡和洋行把运价降低到了每吨一元。

此前怡和洋行、太古洋行以及旗昌洋行就对轮船招商局进行过这样的削价竞争,结果美国旗昌洋行出现亏损而倒闭。不过怡和洋行与太古洋行的资本可比旗昌洋行要高得多,他们能够长时间支撑。

怡和洋行、太古洋行的削价让华东自治三省的货物得以运输到各地市场,同样也给了华东近海运输公司带来了发展的时间。

除了华东近海运输公司,还有一个轮船招商局也在参与运输,轮船招商局大概有40%的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