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豌豆文学>历史军事>开局诛十族,朱棣求我当国师> 第四百三十三章 回报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四百三十三章 回报(1 / 12)

“李至刚的案子,其实关键问题不在于李至刚。”

朱高炽的意思是这事情他也很难办。

所以他打算不办了。

亲自来通知姜星火一声,然后让姜星火想办法。

但是可惜,朱高炽的甩锅计划并没有成功,姜星火直接没让他走。

姜星火当然清楚朱高炽的意思,可专利法不给过,盐法也不给过,刑部到底是什么意思?

如今捏着李至刚的案子,故意跟他作对不成?

不管是想通过李至刚来换取姜星火在专利法、盐法上的让步,还是说背后确实有相关的利益集团在阻挠,姜星火都不可能屈服的。

不过这时候自然不能直接挑明了问。

“关键在哪里?难道三法司会审,刑部不是第一个要表态的吗?既然不同意,那总得有个理由。”姜星火堵着讲堂的门,用手帕擦着手,慢条斯理地问道。

按照明朝制度,三法司会审的流程其实并不是刑部、大理寺、都察院的高层们齐聚一堂,主官并排坐在一个桌子上,然后开始审理案子。

这个画面属于最后一步。

真正的常规流程是刑部先审,然后大理寺复审,这两个过程都由都察院监督。

在明初自洪武开国以来,刑部的地位是很高的,所谓“太祖高皇帝初即位,惩元宽纵,用法太严,奉行者重足立,律令既具,吏士始知循守,其后数有厘正,皆以祯书为权舆云”,主要是老朱觉得元朝法律太宽泛,而且再加上其治国主张就是严刑重罚,历经洪武四大案,刑部可谓是威名赫赫。

都察院的本职工作虽然是纠察弹劾官员风纪,但还有另外一个职能,也就是参与案件的审判,但都察院虽然在案件过程中有参与,参与的却不是案件本身,而是三法司中的其他两家在审理案件的时候是否合法合规.换言之,都察院对于案件本身是没有审判权的,它只是监督者的角色。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