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豌豆文学>历史军事>安西兵日记> 第69章 哪来的回哪去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69章 哪来的回哪去(1 / 5)

朝廷终于有了动作,左金吾大将军李文通接任寿州防御使,东路换人。武昌军与淮南再次向淮西增兵,南路增兵,加强对申州和光州的压力。御史中丞裴度任宣慰使赴军前劳军,至于主帅严绶则一字没提。

看来朝廷是决心继续打,裴度去宣慰淮西行营,是皇帝派他去查看具体情况,看看到底什么原因导致的不利。

至于严绶老爷子就有趣了,前边犯了那么大的错,朝廷却一字没提,老严不仅与文武官员关系好,据说跟宦官也熟悉,这关系搞的确实厉害,不过他若是聪明,最好快点辞职,不然将来恐怕要失了体面。

烦了伺候四位大哥,本想搏个好听的名声,万没想到他们会这么直接,特别是老白和元稹,竟然直接推荐自己率军出征,先别说自己这个六品官够不够资格,就按大唐的规矩,官员出事推荐人是要负连带责任的,俩大哥还真是不怕事。

“四位仁兄,好歹提前知会我一声,怎么直接就递上去了”,哪怕商量一下也好,哪有这么直接的?

老牛脸色一沉,“查举官员得失,乃我御史本分,岂能私下里分说?”。

烦了一滞,好吧,你有理。

又看向老白和元稹,元稹直接道:“贤弟乃安西宿将,有名将之风,理应为朝廷征伐,我既知晓,岂能不为国举才?”。

烦了苦笑道:“微之兄,牛李二兄身居御史,乐天兄是左赞善大夫,人家三位上奏还说得过去,你这还没授官,冒然上表……”。

老白无奈道:“再三劝他,偏就不听”。

元稹梗着脖子道:“吾虽无职,仍居七品,既食朝廷俸禄,何故不能署名?贤弟深知兵事,何故不能举荐?君子坦荡,无避人之事!”。

烦了总算知道了什么叫书生,也知道了大唐的书生多么豪爽随性,这帮家伙孟子读多了,行事方正的很,可在官场混,耿直过头是要吃亏的,遂劝道:“兄长风骨我自知晓,可若是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